七夕乞巧——郧西新“符号”

[复制链接] 0
回复
30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27

主题

1397

帖子

1397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6 23:12: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月12日,河北邢台奇巧民间土布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要强先生来我县,就郧西七夕乞巧产业做大做强相关事宜进行对接。2012年,该公司瞄准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开发的良好势头,成立了郧西县七夕乞巧汉锦布艺有限人公司,在湖北注册了“天河乞巧”、“鹊仙”等商标,其在河北注册的“七夕乞巧”已成为河北省著名商标。该公司借助郧西浓郁的天河七夕文化,致力于打造“中国传统手织布第一品牌”,已研发出“喜上梅梢”、“步步登高”、““双喜临门”、“福巧人家”、“汉宫霓纺”、“金牛送福”等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的床上用品、服装、围巾、鞋类、枕头等特色手工艺文化产品。

2013年11月14日,十堰市委副书记郭俊苹在郧西调研农产品加工业时对郧西七夕乞巧汉锦布艺有限公司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目前省内几家做土布的企业,汉锦坊是做得最好的土布手工织品能达到目前这个水平,确实不容易。汉锦坊这个品牌要做大,做汉文化,不只做七夕乞巧,七夕文化也是汉文化的一部分。要走‘龙头企业+协会+千家万户’的路子,把品牌真正打出来,做成驰名商标。”

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重点扶持6家文旅农工商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郧西“七夕乞巧”织锦产业正式进行市级视野。目前,企业虽处起步阶段,2013年仅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但其产业链比较长,手工织布前端的棉纱、印染,中间环节的织布,末端的成品加工,外围的研发、设计、包装,特别是成品加工及向织绣、织锦、布贴画等方向延伸,其空间非常大,目前已达100多个品种,做大做强完全有可能。

通过对接,刘要强董事长表示,将于近期组织其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河北的平面设计公司及北京的织绣专家、规划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就郧西七夕乞巧织锦产业作专门规划,县、市两级将围绕其规划整合相关政策,支持开展“织女”培训、“七夕乞巧耕织文化产业园”建设、品牌打造、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配套服务。

目前,首批40名“织女”培训工作已在观音镇天河口村启动,主要是组织农村居家(不能外出)妇女劳动力,通过培训后,加入合作社,免费提供织布机(“免费”只是本人初步设想,一台织布机价值3000元,真正操作时,可能需要交一定的押金),统一提供原料、统一设计样式、统一回收产品。一个居家妇女利用闲散时间,居家织布,每月的收入能达到1500元以上。第一期规划预计将培训“织女”500人左右。

祝愿“七夕乞巧”这枚郧西新的文化“符号”越来越靓丽!

转自新浪微博 @天河三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