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城事] 170年,四代传承人……郧西三弦源于马安

[复制链接] 0
回复
49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27

主题

1397

帖子

1397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4 15:1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unliwa 于 2019-1-14 15:20 编辑

1982年原郧阳地区群艺馆工作人员在郧西搜集郧西三弦资料时留影。

2011年七夕节,郧西三弦登上央视大舞台,演奏者查茂华(左四)、樊雪飞(左三)。


郧西自然风景鄂陕独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近十年来,郧西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七夕故里,春潮涌动,五美郧西,万象更新。短短几年时间,建成了天河、五龙河龙潭河等4个国家4A级景区,打造了天河七夕文化、郧西三弦、上津古城三张含金量高、传播面广、屡获表彰的文化名片。2012年,上津古城获“国家4A级文化旅游区”桂冠;2014年, “郧西七夕”作为民俗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两张文化名片都冠上了“国”字号。


非常遗憾的是,郧西三弦自2009年8月被湖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止步不前,原因之一是学术上没有通过国家级专业评审,创始人、传承人资料不充实。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郧西三弦就已经通过了市、省、国家级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专业评审,其曲目早已进入国家艺术典籍、辞书。如此重要资料,却鲜为人知。


近两年来,笔者借编纂 《福地马安》的机会深入研究郧西三弦发展史。随着相关文献的查阅、解密,郧西三弦创始人刘家江的出生地、活动区域逐渐明了。经过系统研究,以刘家江为创始人,以郧西县马安镇惠家河为发源地,郧西三弦170年的发展脉络、传承传播、四代传人清晰再现。


入殿堂三十年却被久久遗忘

解密者——孙解凤


郧西三弦又叫郧阳三弦,是流行于湖北省原郧阳地区的一种弹唱艺术,因其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又以郧西县最为流行,故而得名。2005年,郧西县文体局编辑 《郧西文粹》时翻录过 《郧西三弦》。2013年,郧西县政协文史委专门整理过郧西三弦。与天河七夕文化相比,郧西三弦有理论书籍,有大批传承人,无论是专业考量还是理论研究都占优势,为何未能冠上 “国”字号?


据了解,曲艺类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条框框很多,郧西三弦主要有三个硬性条件未达标:一是专业上没有经过国家级专业评审,二是发展源头信息不完整、传承人不清晰,三是理论上没有系统研究成果。


2017年以前,翻遍郧西县内三弦相关书籍,查询相关史志文献,没有在国家级刊物上查到郧西三弦相关资料。在源头上,只是说郧西三弦创始人是 “郧西马安人刘家江”,但是具体到马安哪个村,则语焉不详。为什么是马安,也没有说明。至于流派,郧西三弦一会儿叫 “三弦子”,一会儿叫 “郧阳曲子”,在专业表述上 “三弦子”与 “三弦”之间关系模糊,在地域介绍上 “郧西”与 “郧阳”之间交叉混淆。


笔者酷爱文史,研究地方文史20多年。2017年编纂 《福地马安》时,在马安偶遇十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解凤女士采风。百家姓中, “孙”是大姓,但 “解”字辈很少。在2005年郧西县文体局三弦类书籍中,多篇曲目的记谱人叫 “孙解风”。 “风”和 “凤”一笔之差,遇到 “孙解凤”,自然想起了 “孙解风”,她们是不是认识呢?


“请问孙主席,郧西三弦的曲目中,有一位记谱人叫孙解风,您认识不?”我好奇地问。


“您问她干什么?我就是啊!”孙解凤主席一口承认。


踏破铁鞋,苦苦寻找了十几年,终于找到了 “孙解风”。我说明了寻找 “孙解风”目的是为了解密郧西三弦,想为地方文化研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忙。后来,她无偿提供了8盘1980年左右的郧西三弦原始录音采访带,十几本专业书籍及相关原始资料。随着一年多的接触、学习,郧西三弦的诸多谜团,一一烟消云散了。


孙解凤,1955年生于郧西县城北街,1978年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郧阳地区群艺馆工作。当时,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文艺工作百废俱兴,郧阳地区文化局集合精英人才,编纂整理民歌集成、曲艺集成。


孙解凤介绍,如同阿炳的 《二泉映月》一样, “郧西三弦”这个名称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搜集整理过程中发现这是个新门类而重新命名的。


1978年底,郧阳地区文化局及各县文化部门,抽调、借调曲艺类业务骨干,在搜集民歌、剖析曲艺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共同难题,“三弦子”到底归哪一类?


当时初步调查,三弦子主要流行郧西一带,郧县、竹溪、竹山也很流行。三弦子演唱形式灵活自由,多为坐唱,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有时只要三弦即可,既可以一个人自弹自唱,也可以弹唱分工,互相配合,一唱众帮。三弦子还有一个特点,即融合性强、开放性强,无论是一人独唱,或三、四人轮流递唱,或众人帮腔,伴奏乐器除三弦外,还可加上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唱者则以云板、碟子敲击节奏,控制节拍。


这种表演形式,民间红白喜事,农闲庙会赶会,官方开业庆典,雅趣戏台会所,都能派上用场。表演曲目上,既有大开大合的 《满江红》 《苍龙下海》,又有小桥流水的 《断桥》 《闹五更》,还有 《秦琼观阵》 《画纱灯》等多种题材。200多位曲艺爱好者及曲艺类专业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建议深度挖掘、重新命名、系统研究。


为深入研究三弦子,1979年初,郧阳地区文化局成立专门小组,局长胡荣茂担任组长,副局长王荣国任副组长,徐树棠、孙解凤、王志清为成员,专门研究三弦子。在分工上,徐树棠负责理论研究,王志清负责后勤,当时孙解凤豆蔻年华,专业院校毕业,工作热情高,音乐辨识度高、专业性强,负责记谱、记事。郧阳地区下辖六县,每县抽调一至二人专门研究三弦子。郧西县是三弦子发源地,参与人员有施永驷、江本林、查茂华等十几人。


将近两年时间中,研究人员上陕西、下河南、到四川,足迹以郧西为中心,遍布鄂、豫、陕、川4省20多个县市,收获颇丰。研究人员发现,三弦子 《闹五更》 《太平年》《寄生草》等曲牌,在郧西县特别是郧阳地区的长久流传过程中,受本地风俗习惯、语言音调的影响,在吐字行腔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三弦子的基本唱腔,如 《背宫》《越调头》 《越调尾》等,在明清民歌小曲存目中,并未看到相同名称,与本省流行的《长阳南曲》 《利川小曲》 《四川扬清》等曲种部分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旋律进行又有较大差异。最重要的是,三弦子多种曲子,既与陕西眉户清曲、河南大调曲子有联系,又不等同于这两种曲子,差异很大。综合研究认为,三弦子是居住在汉水中上游、伏牛山南、巴山秦岭之间的鄂、豫、陕边区人民群众,在继承我国明清俗曲、说唱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地方戏曲音乐的营养,结合当地风俗习惯、语言音调,长期培育出的一支民间曲艺新品种。


三弦与三弦子容易混淆,为了扩大影响,郧阳地区文化局向省市申报或专业评审时,改掉 “三弦子”旧称,以 “郧阳”冠名,命名为“郧阳曲子”。同时,考虑到郧西人的称呼习惯,照顾老曲艺人的情绪,在郧西范围内称“郧西三弦”。也就是说, “三弦子”是在185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的俗称, “郧西三弦”是1980年以后郧西县内称谓,而 “郧阳曲子”是1980年以后郧阳地区范围内的专业称谓、学术称谓。所有文献及曲艺辞典介绍中, “郧西三弦”和 “郧阳曲子”是等同的概念。


由于专业过硬、队伍精干,加上领导重视、群策群力,1980年10月,郧阳地区创作组、文化馆编纂的 《郧西三弦曲牌、唱段选》成果一出,地方文艺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纷纷称赞,各级专业评审也步步过关。作为郧西三弦挖掘、搜集、整理的主要记谱人、记录人、当事人,回忆这段尘封往事,孙解凤仍抑制不住激动: “由于基础扎实、研究系统,过五关、斩六将过得顺,获奖快!”


在孙解凤的家中,整齐地摆放着郧西三弦专业研究一系列成果,从郧阳地区到省、到国家级专业书籍,每一本书都用信封作书签,夹在郧西三弦的页面处。原来,早在30年前,郧西三弦就一步步进入了中国最高等级的艺术典籍、辞书:


1980年 《郧西三弦曲牌、唱段选》,全书,郧阳地区文化局;


1981年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词目,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年 《湖北风物志》,介绍,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简介》,全篇,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5年 《中国音乐集成·湖北卷》郧阳曲子概述,新华出版社;


1989年 《中国音乐·湖北曲艺音乐的分类》,介绍, 《中国音乐》杂志;

……


除此之外,2000年 《中国曲艺志·湖北卷》、2006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等专业书籍都有郧西三弦的相关文献,其中, 《中国音乐集成》介绍得最为详尽,A4的纸张整整36面。所有典籍中,徐树棠的 《郧阳曲子概述》严谨行文近两万字,乐理性、专业性顺利通过国家级专业评审。据孙解凤介绍,郧西三弦挖掘整理工作从1978年起,到1985年结束,三十几位工作人员工作整整7年,研究成果由地区向省申报后,经过严格的评审,顺利通过。国家曲艺研究机构又专业评审后,才在诸多国家级专业书籍、杂志上刊发出来。


孙解凤又介绍,1992年后,关于郧西三弦的研究暂时停止。由于过去研究得很系统、很专业,1994年郧阳地区撤并后,市文化局、群艺馆就没有大规模地研究过郧西三弦。2005年, 《郧西文粹》翻录郧阳地区群艺馆1980年的 《郧西三弦曲牌、唱段选》时,把 “孙解凤”误写为 “孙解风”,一字之差,三弦迷们就找不到她了。


个人九磨十难 环境四通八达

创始人——刘家江


1980年郧阳地区文化局编纂的 《郧西三弦曲牌、唱段选》,是研究郧西三弦最权威的文献。书中明确说明,郧西三弦的创始人是郧西马安人刘家江:


“郧西三弦”是流行于湖北省郧阳地区的一种弹唱艺术。因其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又以郧西县最为流行,故而得名。据老艺人回忆,这种曲艺形式在郧西县及附近各县流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相传一百多年以前,有位江湖艺人名叫刘家江,系郧西马安人,此人以说唱为职业,吹、拉、弹、唱样样皆能,经常来往于鄂、陕、豫邻县各县,演唱营生。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受欢迎,他在流动演唱中,十分注意熟悉和研究各地的民间音乐,以丰富自己的声腔艺术。


通过刘本人及其所传爱好者的长期实践,遂使湖北省内流行的小曲同陕南一带流行的河南大调曲子等熔为一炉,并与本地的语言音调结合产生新腔,从而形成了具有鄂西北乡土特色的地方曲种——郧西三弦。


马安镇位于郧西中部,下辖12个村。刘家江到底是马安哪个村的人?为何马安能出这样的音乐奇才?


据孙解凤介绍,1981年曾随领导到马安采访,因缺乏史志资料、档案文献,再加上当时注重业务研究,主要在曲艺、曲调上下工夫,这个谜团一直没有解开。这也是三十多年的缺憾。


2017年以来,借编纂 《福地马安》的机会,研究人员深入马安各个村组收集资料,每到一个村,每遇刘氏大姓,就查询刘氏宗谱。马安刘氏共20多支,在排行上很难与 “刘家江”对应。


2018年8月,在马安镇惠家河村焦家坪刘木坤家中发现的刘氏家谱,与刘家江信息相符。


首先是辈份相符。据刘木坤介绍,他们这一支来自江南永安 (今福建省永安市),排行是 “正启家申、汉发斯文、益穆光后、荣华昌兴、富贵世有、礼义成能、福徳财智、旭丽长春”,第三代就是 “家”字辈。刘木坤属家谱中的第十代,1964年生于惠家河焦家坪,当时流行简化字, “穆”字笔划多,就用 “木”字代替。刘木坤的父亲刘益喜,爷爷刘文青,也与家谱中排行相同。


其次是时间相符。据1980年 《郧西三弦曲牌、唱段选》,郧西三弦有130多年的历史,由1980年上溯,大概是公元1850年左右。


刘氏家谱记谱时间为 “丙寅年正月初三日”,丙寅年即公元1806年。刘氏焦家坪一支1750年左右迁居马安,按当时惯例,宗族迁到新地方后,繁衍二至三代就要开始续家谱,把排行排好写在家谱上,不然新生的后代就没有辈份。古代男子结婚早,刘氏自江南迁到马安后约50年,即1800年左右第三代 “家”字辈出生,到1850年刘家江50岁左右,艺术正炉火纯青。这与 《湖北风物志》中的记述也相符。 《湖北风物志》: “郧阳曲子又称郧西三弦。据老艺人追记,清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郧阳曲子就已经盛行于郧西,并流传到邻近的竹溪、郧县等地。”


最后是经历相符。据老艺人回忆,三弦子代代相传时都要讲述师祖刘家江的故事。刘家江自幼家贫,漂泊四方,卖艺为生,四海为家,这也与刘家后人的回忆相符。杨光汉、詹世镇、罗传弟等1980年的采访录音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郧阳曲子集鄂、豫、陕、川四省三弦精华于一体,又与郧西当地曲子、河南大调曲子、陕西眉户清曲融会贯通,这与刘家江漂泊四方的人生经历、多才多艺的艺术特征相符。


古今中外,大凡大家、名家成长经历,自身原因重要,成长环境更重要。马安为什么能出刘家江这样的大家?郧西三弦为什么能源于马安?马安到底有什么样的培育环境、文化土壤?


从大环境看,郧西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北岸,自古百姓就喜欢民歌、弹唱, “未尝不叹先王德教之隆,讴歌遍士女也”,意思是:因接受周文王的教化,汉江地区百姓皆能歌咏。明清时期,外地移民大量涌入郧西、郧县, “明成化七年,荆襄流民百万”,逆汉水而上,到鄂西北郧阳地区居住,特别是郧西、郧县,移民占比70%以上,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遂置郧阳府。移民来自四面八方,文化形式多样,民间习俗不一,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发展,到清朝中叶,百姓吟唱非常盛行,“郧西四方寓处,醇梗相伴,俗好楚歌而半秦音”。这为郧西三弦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马安镇是郧西三弦的摇篮。马安镇地处郧西腹地,距县城35公里,面积174.4平方公里,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综合分析,郧西三弦及教育、宗教等文化能在此地繁盛还真有道理:


从地理位置上看,马安交通便利,古道四通八达。从全县的角度审视马安,马安周边与七个乡镇毗邻,交流沟通便利。从鄂西北大视角鸟噉马安,纵向上,马安是汉江中游至陕西西安重要战略通道上的重要节点,通南达北;横向上,在 “郧白”公路未开通之前,郧西至陕西白河、安康的物流通道以马安为中心,承东启西。这也是解放战争时期郧白独立团以马安为重要基地的原因。


从人文历史上看,马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是著名福地。远在西周初年,周王室一支曾在姬家坪村落户,地名沿用至今。锡洞沟曾是西周王室的矿洞,至今尚存。战国初期,马安钱盘子天心山主峰被 《道书福地志》 《太平寰宇记》 《太平御览》等典籍收录,道教文化绵延几千年。盛唐时期,马安白家山疙瘩寺名传江汉、声播陕南。


惠家河才是郧西三弦孕育的温床。马安镇自西而东有惠家河、马安河 (渗浴河)、石塔河三大流域。惠家河村位于马安镇西南部,全村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8个自然小组。民清时期,焦家坪虽然只是惠家河村的一个高山村落,却位置险要,居住人数近200人。惠家河村只是马安镇的一个村,却好像是马安镇的微缩版。马安镇的大多优势,都能在惠家河村找到影子。


从地理位置上看明清时期的惠家河,大户聚集,多个村庄点缀,多条古道交织。储家湾、赵家湾、柳吉沟等多个大姓聚族而居。惠家河古代属双掌堡管辖,交通东至汉江天河口,西至夹河六郎关,南到陕西白河县,北达山阳漫川关,数十条古道都在惠家河交汇。其中,著名的 “陕西白河县城→郧西羊尾郭家山→大庙→古佛洞→黄金沟→惠家河→五顶坪→郧西”古道中,黄金沟虽然险陡无比,但地理位置重要,被命名为 “黄金沟”至今。而焦家坪紧挨着黄金沟,是许多商人歇脚、住店的地方。刘家江刘氏一支,就生活在焦家坪的平台上。


从人文历史上看,惠家河和马安一样底蕴深厚。马安镇有疙瘩寺佛教、天心山道教、黄水河基督教三大宗教圣地,而惠家河仅仅一个村,不但有柳吉沟脑道教祖师洞、香炉沟脑佛教古佛洞、台子天主堂三大宗教圣地,还有东正寺、享堂寺、太山庙等十几个宗教场所相互穿插。仅仅24平方公里的地域,宗教场所近20个,还有多家香铺、饭店、旅社、盐铺、骡马店、赌场、火纸厂,经济是何等繁荣,文化底蕴何等深厚!


从文化氛围上看,惠家河简直就是曲艺的天堂。据 《郧西县地名志》记载,惠家河原名叫 “戏家河”,以唱戏闻名,直到民国时期,戏台林立,唱戏成风。退休老干部丁庆顺回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董家河下戏台、太山庙大戏台、惠家河中心戏台仍发挥作用,隔三差五地演出样板戏。相传焦家坪还有古戏楼,后来毁于战火。这古戏楼,一定有刘家江的声声三弦!


四面八方传播 一脉相传传承

170年四代传承人


作为郧西三弦的鼻祖,刘家江或许没有想到,一个江湖艺人的心血之作会大受后人欢迎,会被官方高度重视,会登上国家级艺术典籍、辞书。继上世纪八十年代郧西三弦进入《中国音乐集成》 《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中国音乐志》之后,2011年,郧西三弦 《织女回乡》选段登上央视大舞台,这个过程是26年。如果从刘家江1850年四处传演三弦子算起,已近170年了。


据 《中国曲艺志》及相关文献,1850年左右,刘家江的郧西三弦成型后,以马安惠家河为中心,通过四通八达的古道,迅速向四面八方传播。


马安镇是郧西三弦故里。马安人是郧西三弦的第一受众,百年流传已演变成三句半、马安民歌、马安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从中华民国时起,石塔河流域徐家湾、马安河流域马安川、惠家河流域储家湾流行架子灯,这架子灯排场大,玩龙灯的、舞狮的、乐师等全部班底加起来就八十多人,这里面一定有5至8位是弹三弦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曹廷舞编写了大批三弦曲谱,甚至爱人去世了,仍强忍悲痛谱写 《悲腔曲》: “老婆婆,好狠心,撇下了儿媳小孙孙……”


郧西县是郧西三弦的故乡。清道光年间刘家江的 “三弦子”在马安一热,就迅速覆盖全县。当时的刘家江虽然浪迹江湖,却去掉低俗、远离恶俗,所作的三弦曲子雅俗共赏,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刘家江当时无专业班社,又不是职业艺人,必须以过硬的专业素质、穿透人心的作品以曲会友,拓展市场。


清同治年间,外地人梁凤柱 (音)到郧西做官,常在府衙内聚集上层人士弹唱三弦子自娱,自此,郧西三弦便开始在官宦门第、文人墨客中传唱。光绪时期,曲子在街头巷尾热了起来,并代代相传。


进入民国以后,郧西三弦在郧西、郧县一带非常活跃。民国五年 (1916年)前后,这两个县城的居民有一个共同爱好,饭余酒后,围坐弹唱三弦,一时间三弦子成了流行音乐。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省内郧西、郧县、竹山、房县等地方流行郧西三弦,省外陕南、河南南阳、四川东部等诸多区域传唱郧西三弦曲目,涉及4省20多个县市。有的三弦戏迷不远千里,步行到郧西马安取经,拜师学艺,希望得到三弦子真传。1980年,竹山县83岁的老艺人蒋文忠回忆说: “在我们竹山,经常有陕西、河南的商人来往,他们就喜欢这三弦子曲子。我们称陕西的为 ‘陕调’,称河南的为 ‘北调’。”


随着时间流逝, “郧西三弦”被遗忘,三弦子只在民间悄悄流传,抛头露面的机会很少,也偶尔露峥嵘。1975年全省文艺汇演,郧西三弦 《刀对鞘》作为郧阳地区唯一参演作品在洪山礼堂演出。


1980年,郧阳地区编纂 《郧西三弦曲牌、唱段选》时,刘家江的资料虽无法核实,但把几代传承人弄清了。2017年以来, 《福地马安》综合多种文献,结合近两年的调查研究,确定自刘家江起,郧西三弦四代传承人一脉单传,代代相传:


首创人,刘家江,生于1800年左右,卒年不详。祖籍江南永安 (今福建省永安市)刘氏一支,于1750年左右迁到湖广郧阳府郧西县双掌堡惠家河 (今郧西县马安镇惠家河村)焦家坪落户。马安镇交通繁盛,惠家河古道林立,自幼贫困的刘家江吹、拉、弹、唱样样皆能,以自创的 “三弦子”曲目浪迹江湖几十年,经常来往于鄂、豫、陕、川交界各县。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受欢迎,他在流动演唱中,把古典音乐与地方音乐相结合,又融多种曲子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具有鄂西北乡土特色的地方曲种——郧西三弦。


第二代传人,甘瞎子等。据 《中国曲艺志》资料,郧西县艺人杨光汉 (1912~1984年)回忆说: “我们这一带唱曲子的人,知名知姓的有好几代,我们的前辈是蒋二爷、陈文鼎等,他们往上有甘瞎子、蒋西尧及其夫人蒋杨氏等,再往上,最有名的要数刘家江了。”这段原始资料是孙解凤1980年提供的。


第三代传人,杨光汉、李少楼、陈文鼎、罗传弟等同时代一大批人。 《中国曲艺志》:“杨光汉 (1912~1984年),郧西城关人,不以唱曲谋生,只以三弦子自娱,以教书行医为业,常拒绝官场邀约,操行清高。常邀约柯顺芳、胡亚雄、李少楼、陈文鼎、詹世镇等,聚会魁星楼,对三弦子曲牌、唱腔、曲词研究改良。文革时受冲击,1967年下放,1979年回城。”


《中国音乐集成》: “罗传弟 (1910~?),郧西城关人,自幼喜欢笛箫,14岁时常听杨光汉、李少楼教书先生曲子,16岁师从陈文鼎。当时三弦子之风极盛,地方绅士、文人墨客集资为陈文鼎盖一唱馆。罗传弟向杨光汉、李少楼学弹奏,向陈文鼎学弹唱,经验丰富、功力独到,颇具声望。”


第四代传人,查茂华,现年80岁,郧西上津人。12岁学拉二胡,1961年从教,以三弦为乐。40多年来,查茂华痴情三弦,笔耕不辍,创作的 《深山红烛》 《一江清水进北京》《织女回乡》等作品屡获奖励。2009年,查茂华被授予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1850年左右,马安人刘家江背着三弦子,以惠家河为中心点,漂泊鄂豫,远走川陕,一方面以演唱为生,一方面以曲子会友,痴痴寻觅知音,苦苦寻找传人。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沧海桑田,刘家江同时代的知音无迹可寻,但他的郧西三弦曲目早已走出寻常巷陌,飞越汉江长江,枝繁叶茂、姹紫嫣红,于1985年左右进入中国音乐典籍,又在2011年登上了央视大舞台。跨越三个世纪,曲传神州大地,九泉之下,马安人刘家江应该瞑目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