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城事] 郧西古八景,估计现在没几个人知道…

[复制链接] 0
回复
27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27

主题

1397

帖子

1397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2 14:5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unliwa 于 2018-11-12 14:54 编辑

地处鄂西北
北依秦岭,南临汉江
素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的美誉
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百万年前
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始了原始的劳作生活
今日
云妹儿要带小伙伴们一起领略
郧西古八景


郧 西 古 八 景

悬 鼓 青 嶂


悬鼓青嶂为郧西古八景之冠,通称“悬鼓观”。崖下建有元武庙,坐落在城西南天河坪,距城五里,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历经兵灾、烽火推残,几度兴废。

此处横岩千仞,巅木森森,青苍云覆,崖泉甘纯。昔有六角亭,为文人墨客诗酒赏景处。


老 人 石 峰


县志云“邑南之巅有石峰,状若老人,隐有口鼻之具。”传此山古名“文笔峰”,高丈余,在万山丛中,面南立,犹如铁汉,英姿勃勃,并且“旗鼓在前,天马在后”,左绕天河,右回激浪。

古诗题其日:“南山之顶石巍然,状若老人立危巅。盘古开天生在此,出世已经千万年。身长丈余形容脆,气吞日月吸云烟。西津文笔峰奇绝,钟毓灵秀起英贤。”


雷 门 激 浪


雷门,即今石门湾处石门。在旧城南五里,原为一座数丈的悬崖峭壁,面对激浪河,迎水耸立。

由于两山夹水,滩流险急,每逢夏秋,河水泛涨,则触石雷鸣,声飞数十里,形成“绘声绘色”的天然景观。“雷门激浪”因此得名。


韭 崖 新 雨


在县城西北数里的天河西畔,有高数十丈的陡峭石壁,直插蓝天,名日“韭菜崖”。县志载其“崖上生韭,绿色茵茵,秋冬一色,风霜不萎”,云其韭“春日剪食,味较园韭尤佳,然冒险剪之不易”。

崖上四季“泉水溜绿”,秋冬倍觉“冷冷然”。“若经新雨”,韭苗葱葱,“百草莫与争春,似有匪种必锄之奇”。古人诗曰:“韭拂悬岩雨乍停,晴开百丈翠云屏。年来不惜山人剪,几度春风吹又青。”


北 隅 耕 烟


从郧西城北出,穿长街,渡柳桥,行五里许,登五谷山梁,极目四眺,展现在面前的便是田野纵横,云雾萦绕,牛眸羊叫,山歌阵阵的“北隅耕烟”田园美景。

古人诗曰:“群峰断续远遮天,突忽中开万顷田。最好耕当新雨后,一犁鞭破陇头烟。”


黄 山 晚 照


黄山,实为土丘,踞旧县城之北,自华盖山迤逦而南十余里,近城一里许,又一分为二,分东西两座,高仅数十米,呈狮头形;中间夹泥沟,紧抵城北郭。因遍土皆黄,呈朱砂色,故名黄山。

若斜阳返照,满地丹砂,霞绮天然,掩映楼台,不失为一美景。故古人为其赋诗:“晚上黄山一望赊,城南烟火万人家。回头忽觉别天地,十里飞红散落霞。”


柳 桥 渡 春


古城北数里为直峪河(今小河),清道光时县令翁吉士建筑一石桥,呈弯月形,长、高各三丈余,全由人工钻凿石条浆砌而成,上有石栏,雕琢精细。行人出北城,渡此桥。

桥与对面春山相接,其岸皆柳,故名“渡春桥”。有诗赞曰:”暖风弄影扑香尘,柳护长桥自好春。虹落谁为题柱客,溪流不碍踏青人。“


天 池 映 月


古城南七里许,山峰突起,石结为巅,巅顶有凹,若圆若方,润泽八九尺,年不盈竭,故日天池。

至夜,月一临池,水光月色,尘障一空,其美无极,诗曰:”南山绝顶有天池,池里窥天天更奇,任许尘埃飞不到,惟涵秋水一连漪“


看完郧妹儿的介绍
是不是对郧西多了一份
不一样的认识呢~
为郧西打cal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