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湖北郧西农特产品走进武汉大市场

[复制链接] 1
回复
34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88

主题

1830

帖子

183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7 21:3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月25日,天没亮,郧西香口乡上香口村武汉市帮扶兴建的“好香口”蔬菜科技示范基地里,农场主郑海涛忙着跟工人们一起采摘新鲜的蔬菜,青翠欲滴,瓜果飘香,江城薯尖菜、豌豆荚、鲜芹菜、莴苣菜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长势喜人。不多久,郑海涛把刚采摘完的蔬菜送到市好香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合格后,被贴上“好香口”牌蔬菜商标装车,通过福银高速运往武汉。
好香口蔬菜基地每天有8000多公斤蔬菜通过福银高速运送到武汉、十堰各大超市。
提起武汉市的对口帮扶,郑海涛兴奋地编了一句顺口溜:“大棚蔬菜好,致富是个宝,武汉来帮助,恩情忘不了。”
郑海涛是香口乡八亩地村村民,2012年他一家人在武汉市蔬菜帮扶项目支持下,成立了郧西县海涛家庭农场,建起200亩的设施蔬菜大棚,年产值600多万元,纯收入80多万元,尝到了种植大棚蔬菜甜头。
据香口乡乡长高南品介绍,上香口已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200余亩,成为十堰周边地区最大的设施菜基地和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年产蔬菜6000余吨,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带动周边4个村人平增收580元以上。
近年来,武汉在帮扶郧西的过程中,既注重改善设施“输血”,也注重支持郧西培育支柱产业“造血”,实行了“开发式”扶贫,帮郧西人民栽下了“摇钱树”。“菜篮子”工程就是武汉市针对郧西地少收入低,提出的一项长效帮扶计划。
武汉市在帮扶郧西的20多年里,先后支持郧西兴建了蔬菜科技示范园,帮扶香口、土门观音、城关等乡镇累计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8000余亩、设施蔬菜基地2500余亩,其中2010年以来发展高山蔬菜基地5000亩、设施蔬菜基地500亩,目前全县年产蔬菜30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为帮助郧西因地制宜发展农特畜牧产业,武汉市每年帮扶郧西40万元,用于扶持养殖大户、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在安家乡、河夹乡、香口乡、六郎乡等乡镇,建设了10万只标准化马头羊养殖基地。
特别是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以来,武汉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帮扶郧西建设蔬菜、核桃、桑蚕、茶叶、烟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29万亩。2016年武汉对口帮扶郧西600万元,建设马头山羊繁种场8个、省级标准化羊场2个、市级标准化羊场4个、县级标准化羊场20个,带动815户贫困户养羊增收。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0家、家庭农场64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羊场25家,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新增“三品一标(1)”认证农产品29个,“马头羊”、“山葡萄”、“景阳桐”、“杜仲”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6年,郧西完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6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7.8%。
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域,工业一直是郧西的短板。为了孵化更多本土中小企业,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武汉市帮扶540万元,在工业园区建设天河创业园,用于对外招商引资,开办工业项目,发展地方工业和支柱产业。去年,武汉市东西湖区、洪山区、江夏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4个区(管委会)又先后帮扶郧西县城关镇、安家乡、上津镇、六郎乡、湖北口乡等15个乡镇项目23个资金 628万元。
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导,推动两地产业全链条跨区域融合。武商、中商、中百、武烟、武汉飘飘等集团还与郧西签订牛羊肉、核桃、山野菜、魔芋、烟叶、蔬菜等购销协议,向郧西提供加工核心技术支持,帮助郧西在武汉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使郧西农特产品走进了武汉大市场。本(杨洪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