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1000多名“农二代”返乡创业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88

主题

1830

帖子

183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3 13:3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秦楚网讯 通讯员 查方政 杨洪霞 报道: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记者行走郧西农村,春风拂面,鸟语花香。最亮眼的是时下田间地头农民朋友忙碌的身影,尤其是时下人们最关注的“农二代”是否安心务农的话题。然而,让人好奇和欣慰的是郧西今春涌现出了很多“农二代”返乡种田、搞养殖。
3月11日,在郧西县观音镇县沟村2组的蔬菜冬暖式大棚里,“农二代”胡昌建正和父亲在移栽黄瓜苗。
年仅23岁的胡昌建,高中毕业在外打工期间,从电视上看到山东寿光大棚菜种植在全国很有名气,他就到寿光边打工边学习大棚菜种植技术,还购买了很多大棚莱种植知识读本和光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后,他返乡回家,在家门口流转了10亩多地,投资近10万元兴建了两个冬暖式大棚,准备推广黄瓜套种苦瓜的种植模式。
“山东寿光和郧西有很大的气候差异,许多技术看似相同,但是操作上差别很大,照搬寿光技术,回乡种菜失败的例子在郧西有很多,我们要从学习掌握种植技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胡昌建一边劳作一边对父亲胡开洪说。
种了一辈子地的胡开洪,自从儿子回来成为“农二代”后,胡开洪深感自己的种田技术真是“岌岌可危”。可不,从蔬菜大棚的搭建到培肥、育苗、抹芽、移栽等等,都是胡昌建一一给父亲先作示范。
无独有偶。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农民王考清的“处境”几乎雷同。今年25岁的儿子王贤明,2011年部队退役军后,在很多大城市都能够里捕捉到发展机会,他却回到小山村开始了牛羊生态养殖,现在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业“农二代”。
在养殖之初,王考清并不支持儿子,他觉得养羊风险大,没有前途,又苦又累,他希望儿子能留在部队当士官。然而,任性的王贤明先是我先买了大量的书籍学习后,撰写了养殖计划和可行性养殖报告,搞循环生态养殖,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养殖模式,再到成立牛羊肉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这些娴熟连贯“动作”,把王考清搞得惊喜不已。
“今后咱家的农业大权就交给你了,一切由你说了算!”一向性格要强的王考清,此时明智地把“家长”之权让给了儿子王贤明。
据了解,目前郧西已有1000多名大学生和初、高中毕业外出打过工的青年农民,返乡子承父业,成为了“农二代”,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中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