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avy - 

郧西“杜仲鸡、杜仲羊”有望走上市民餐桌

  [复制链接] 131
回复
296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61#
发表于 2010-1-1 23:19:03 | 只看该作者
小悻 发表于 2010-1-1 08:50


来吃口杜仲鸡 作宵夜

46

主题

2436

帖子

24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37

郧西论坛护旗手热心网友奖

QQ
62#
发表于 2010-1-2 08:38:13 | 只看该作者
baozi38
如果、那天坐在树下的是我,那么我一定可以得到诺贝尔奖┓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63#
发表于 2010-1-2 09:07:21 | 只看该作者
长风侠客 发表于 2010-1-2 08:38


长风侠客兄弟  新年好!

46

主题

2436

帖子

24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37

郧西论坛护旗手热心网友奖

QQ
64#
发表于 2010-1-2 09: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 tiger6


    新年好!!!!!
如果、那天坐在树下的是我,那么我一定可以得到诺贝尔奖┓

10

主题

529

帖子

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1
65#
发表于 2010-1-2 11:00:39 | 只看该作者
哪里有做这些东西吃滴撒--去尝尝--也不知道药味重不?重了不好吃!
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66#
发表于 2010-1-2 11:04:30 | 只看该作者
哪里有做这些东西吃滴撒--去尝尝--也不知道药味重不?重了不好吃!
彩郧之西 发表于 2010-1-2 11:00


长风侠客 兄弟  早就做好了摆
                  你竟管去就是了

10

主题

529

帖子

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1
67#
发表于 2010-1-2 11:08:04 | 只看该作者
他餐馆在哪里撒?
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68#
发表于 2010-1-2 11:26:59 | 只看该作者
来带上这个 我们去找他

散养鸡021.jpg (83.87 KB, 下载次数: )

散养鸡021.jpg

杜仲鸡.jpg (67.81 KB, 下载次数: )

杜仲鸡.jpg

杜仲羊.jpg (103.63 KB, 下载次数: )

杜仲羊.jpg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69#
发表于 2010-1-2 11:31:09 | 只看该作者
这回可带齐了

杜仲皮2.jpg (58.27 KB, 下载次数: )

杜仲皮2.jpg

杜仲鸡.jpg (67.81 KB, 下载次数: )

杜仲鸡.jpg

杜仲羊.jpg (103.63 KB, 下载次数: )

杜仲羊.jpg

10

主题

529

帖子

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1
70#
发表于 2010-1-2 11:31:22 | 只看该作者
看滴是土公鸡头子--马头羊呀!你养了好多撒?
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1#
发表于 2010-1-2 11:41:20 | 只看该作者
够全郧西 全十堰 全中国 全世界的人民吃吆
    你先尝下咋呀样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2#
发表于 2010-1-2 11:42:50 | 只看该作者
杜仲核桃兔肉汤-特色菜谱
用料
  免肉200克,杜仲、核桃肉各30克,生姜2片。
  做法
  (1)免肉洗净,斩件;杜仲、生姜洗净;核桃肉用开水烫
  去衣。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
  补肾益精,养血乌发。
  适应症
  须发早白属肾精不足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筋骨瘦弱。亦可用于高血压病。
  注释
  体表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体内脏腑功能的盛衰,须发早白是肾虚血少,不能荣养须发而成。本汤以补肾精、养阴血为主。汤中兔肉性味甘凉,功能补中滋阴,《本草备要图说》称它能 "补中益气、添血。"杜仲性味甘温,功能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本品含有杜仲胶、糖甙、生物碱、果胶、脂肪、树脂、有机酸、酮糖、维生素C、醛糖、绿原酸等成分。实验证明,杜仲有降血压、减少胆因醇的吸收、镇静、利尿等作用。核桃又叫胡桃,性味甘温,功能补肾助阳,《食疗本草》说"常服令人能食、骨肉细腻、光润、须发黑泽。"本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脂肪油,但是,与杜仲同用,可起相制相成的作用。合而为汤,能调补肾阴肾阳,黑发健美,降压强筋。
  注意和禁忌
  感冒发热者不宜用本汤。
用料免肉200克,杜仲、核桃肉各30克,生姜2片。做法 (1)免肉洗净,斩件;杜仲、生姜洗净;核桃肉用开水烫去衣。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功效补肾益精,养血乌发。适应症须发早白属肾精不足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筋骨瘦弱。亦可用于高血压病。注释体表的变化往往反映了体内脏腑功能的盛衰,须发早白是肾虚血少,不能荣养须发而成。本汤以补肾精、养阴血为主。汤中兔肉性味甘凉,功能补中滋阴,《本草备要图说》称它能 "补中益气、添血。"杜仲性味甘温,功能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本品含有杜仲胶、糖甙、生物碱、果胶、脂肪、树脂、有机酸、酮糖、维生素C、醛糖、绿原酸等成分。实验证明,杜仲有降血压、减少胆因醇的吸收、镇静、利尿等作用。核桃又叫胡桃,性味甘温,功能补肾助阳,《食疗本草》说"常服令人能食、骨肉细腻、光润、须发黑泽。"本品虽然含有丰富的脂肪油,但是,与杜仲同用,可起相制相成的作用。合而为汤,能调补肾阴肾阳,黑发健美,降压强筋。注意和禁忌感冒发热者不宜用本汤。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3#
发表于 2010-1-2 11:46:20 | 只看该作者
猪腰煲杜仲
基本特点  补肝益肾,强筋健骨,对肾虚,小便过多,腰背疼痛有一定作用。 基本材料  杜仲20克,猪肾一个。制法:猪肾治净切片,放入清水中,同时加入杜仲煲至熟烂,即可。(注意:猪肾一定要去除内壁白色筋膜)。

功效:补肝益肾,强筋健骨,对肾虚,小便过多,腰背疼痛有一定作用。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4#
发表于 2010-1-2 11:53:29 | 只看该作者
杜仲骨碎瘦肉汤
原料
  猪瘦肉200克,骨碎补50克,杜仲40克,云耳50克,米酒50克。  
做法
  1瘦肉洗净,切件;云耳用清水浸透、洗净;杜仲、骨碎补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 2将以上备用料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特色
猪肉 用于病后体弱之脊椎旧患,或筋骨失养、中风后遗症,老年人跌伤扭伤、腰背酸痛、下肢痹痛、骨肉萎缩等症。 ( aoChi123com)


本篇内容关于杜仲骨碎瘦肉汤的做法。如果这菜谱对您有帮助,让你知道杜仲骨碎瘦肉汤怎么做,请转发给其他朋友或收藏。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5#
发表于 2010-1-2 11:57:18 | 只看该作者
杜仲炖公鸡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阳痿早泄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补阳食谱 壮腰健肾食谱 子宫脱垂食谱 工艺:原炖

杜仲炖公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童子鸡750克

辅料:杜仲15克,

调料:姜10克,大葱15克,盐5克

杜仲炖公鸡的做法:

1 将仔公鸡去毛及内脏杂物洗净,待用;

2 将杜仲纱布包扎好置于备好的公鸡腹内;

3 放入葱、姜、食盐等调料各适量,再加适量水;

4 然后把鸡放入砂锅内,先用武火烧沸;

5 改用文火煨炖至鸡肉熟烂,去掉杜仲即可。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6#
发表于 2010-1-2 12:05:13 | 只看该作者
杜仲羊骨粥







杜仲羊骨粥



原料:羊骨1节,杜仲10克,粳米100克。



调料:精盐1/3小匙,陈皮6克,草果2个,姜30克。



做法详解:①羊骨洗净锤碎:粳米淘洗干净。杜仲打成粉。②羊骨、杜仲粉、姜、精盐、草果、陈皮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至汤浓,捞出羊骨、草果、陈皮,留汤汁(撇去浮油)。③另用锅,放入粳米、羊骨汤(1000克),用旺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煮至米烂成粥即成。
成菜标准:色泽褐白,成鲜醇浓,果香浓郁。



营养价值分析:杜仲性温味辛,具有除湿化痞、行气温中、消食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羊肉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张筋骨的功效。此粥具有健骨强腰的功效,适用于虚劳腰痛、骨质疏松等症。



提示:粥锅烧开后,立即撇净浮沫,改用小火慢煮为宜。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7#
发表于 2010-1-2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iger6


    啊?


爱谁?


你没搞错吧。
小悻 发表于 2009-12-30 13:41


小悻 你在忙胡那门子呀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8#
发表于 2010-1-2 16:05:19 | 只看该作者
[quote]哪里有做这些东西吃滴撒--去尝尝--也不知道药味重不?重了不好吃!
彩郧之西 发表于 2010-1-2 11:00 [/
味道特香 还是大补品呢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79#
发表于 2010-1-2 16:11:13 | 只看该作者
风痕烛影 发表于 2009-12-1 13:52


版主[风痕烛影]
          新年好!
    来品尝下 杜仲鸡 吗

1

主题

395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QQ
80#
发表于 2010-1-2 16:59:30 | 只看该作者
杜仲利用的历史

一、杜仲最早的应用记录年代〔3〕
杜仲是第四纪冰川侵袭后残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我国为现存杜仲的源产地。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杜仲并开始利用它。据古代医药典籍记载,杜仲的认识利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我国中医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系统化。据专家考证,杜仲利用年代约在东汉初期,建武、水平(公元55~68年)前后。
有关杜仲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考证之一是汉墓出土的医药木简;另一为传统药物学名著《神农本草经》。
1972年甘肃省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简牍,内容均为有关医药学的记载。该医药简牍共载有较完整的医方30多个,药物近百种,其中有治疗“七伤”所致虚劳内伤疾病采用杜仲等补肾药物的记载:“何谓七伤?一曰阴寒,二曰阴瘘,三曰■,此病名曰内伤。桔梗十分,牛膝,续断,■杜仲■各四分,肉苁蓉,■,凡十五物,皆并治合。”这一古医方说明,当时杜仲已用于治病,并且与其它药物配伍,采用了复方。从复方不同药物的用量,就可看出当时对杜仲的药性已有相当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杜仲的另一早期记录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名著,医史学者一般认为它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通过对药物学资料不断地收集整理,至东汉(公元2世纪)才最后成书的。书中共载有药物365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分差异,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数是可多服久服,无毒或毒性甚微的滋补、强壮类药物,杜仲便是上品中120种之一。《神农本草经》不仅对杜仲的药性、气味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其主治和功能也作了详细描述。这些被后世历代医药学文献所继承,经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和现代研究证明是可靠的。这说明当时对杜仲的认识已达到相当深刻和十分科学的程度。

二、历代对杜仲的重要记载和认识
东汉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均对杜仲有所记载〔3〕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这一时期我国药物学继续进步,学药品种不断发现,对药物性味、主治、异名、产地和采收时月的认识逐渐提高。《名医别录》(492-536年)、《雷公炮炙论》(420-479年)等一批著作的出现,反应了当时药物学理论和知识达到新的水平。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各种药物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对杜仲增加了对药性的新认识、新的功能和异名、具体产地和采收时月等,第一次明确记载杜仲以皮入药。同时还对杜仲的鉴别、加工进行阐述:“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用之,薄削去上皮,横理,切令丝断也。”这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杜仲的特征,确立了“折之多白丝为佳”的鉴别标准。
另一部药物加工著作《雷公炮炙论》详细记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文曰:“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用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也。”这一古老的炮炙工艺,现代虽已作了很大改进,但削去粗皮后炙炒的方法则一直沿用到今天。
(三)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宋元时期,我国药物学经隋唐以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注重调查研究,对药物的记载实事求是,重视药性理论的研究是本时期的重要特征,对杜仲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公元1016年,在全国性药物大普查基础上编成的《本草图经》一书,汇总调查成果,广征前代文献,对药物的记载更加全面深刻,由于在药用植物的描述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深受后世博物学家、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的重视。书中对杜仲增补了大量新的内容,诸如:
杜仲的宋代产地。“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杜仲的形态。“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
杜仲新异名。“江南人谓之木绵。”
杜仲叶、花、实、材的药用功能及其它用途。“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转引《箧中方》、崔元亮《海上方》中杜仲古医方。
除《本草图经》一书之外,金元著名医学家张元素、李昊、王好古等人,对杜仲的药性、药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王好古认为杜仲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经,风虚。”这一看法,后极受名医李时珍赞崇。
从以上内容说明,当时医学界对杜仲的认识已相当全面,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其中有关杜仲叶、花、果、实、材的利用,特别是嫩叶的采食方法和独特功效是重要的新发现。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叶所含有效成分与皮基本相同,是杜仲皮的可靠替代品,而古人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叶所含有效成分与皮基本相同,是杜仲皮的可靠替代品,而古人早在900多年前就利用了杜仲叶,并专名“木绵”,这一历史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明代中医继承前代成就达到空前高峰。代表作《本草纲目》(1596年)集16世纪前药物学之大成,被誉为药学史上的里程碑。有关杜仲千余年来的知识和经验,也在这部书中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这里将该书中所述有关杜仲各方面的知识,介绍如下:
释名:列举杜仲的别名,解释命名意义“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有银丝如绵,如曰木绵。”
集解:介绍杜仲有关出产地、形态、采收、各部位用途等情况。
修治:叙述杜仲的各种炮炙方法。
气味:辨杜仲之性味,有毒无毒。
主治:列举杜仲功效及主治疾病。
发明:阐述杜仲药性理论和用药要点。主要是李时珍个人意见的发挥,为本书精华之处。
附方:列举杜仲所治疾病,各种病症下出示含有杜仲的方剂。
上述各项征引了大量前代文献,李时珍均考古证今,辨疑订误,严格注明出处。在“发明”项中,李时珍以他精深的医学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杜仲的药性理论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杜仲古方只知滋肾,唯王好古言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还进一步阐述其药理:“盖肝主筋,肾生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对于古方常把杜仲与酒并用的特点,李时珍指出:“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则为效容易矣。”
至此,我国传统医药学对杜仲的认识,经李时珍总结阐述,更加系统完备,得到了经验科学的高峰。此后经清代到民国,再未有大的突破,直到近代科学相继发展杜仲胶和杜仲皮、叶降压和保健新疗效后,杜仲的开发利用才又步入了另一崭新天地。


三、历代对杜仲的利用范围〔3〕
历史上对杜仲的利用,有用药、保健和食用三个方面。
(一)用药
用药是杜仲最主要的用途。最早见于汉医药简,之后历代沿用,直至今天。有关杜仲医药的药理药性和主治功能前边已经论及,除此之外,许多实际的用药经验保存在古方书中。《本草纲目》杜仲“附方”条下,附载有古方书8种,记载用杜仲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10首。其中治疗肾虚腰痛4首,风冷伤肾、腰背虚痛2首,病后虚汗及目中流汁1首,频惯坠胎或3、4月即坠胎者2首,产后诸疾及胎藏不安1首。方剂的构成,大多数是杜仲为主药的复方,少数是杜仲单味独用。剂型有汤、丸、酒、散。
杜仲具有入肝补肾的神奇功效,李时珍曾举《谈薮》中一个病例:“一少年新娶后,得脚软病,且痛甚。医作脚气治,不效。路铃、孙琳(人名)诊之,用杜仲一味,寸断片拆,每以一两用半酒半水一大盏,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痊愈,琳曰:“此乃肾虚,非脚气也。”《游宦纪闻》一书中也记载,“饶之城中有宗子善平,病肾虚腰痛,沙随先生以其尊人所传谊叔方,用杜仲酒浸透,炙干罗为末,无灰酒调下。照如方制之,三服而愈。”
可见杜仲确实是功效独特的传统滋肝补肾强壮药。
(二)保健
杜仲的保健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是其真实写照。杜仲作古代保健补品有唐初名医孙思邈的羊肉杜仲汤。
宋《本草图经》记载杜仲“木作屐,亦主益脚。”屐者,木底鞋也。就是说,穿了用杜仲木制作的木底鞋,对腿脚有好处。
(三)食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了《本草图经》“嫩叶采食”的说法,认为杜仲嫩叶具有“作蔬”和治病双重功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