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

  [复制链接] 48
回复
109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74

主题

2948

帖子

2957

积分

金牌会员

公用账号

Rank: 6Rank: 6

积分
29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 05: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郧西县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目的
1、打响郧西是牛郎织女发源地的品牌。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也就是品牌经济。牛郎织女家喻户晓,但只是一个泛品牌,是一个全民族拥有的品牌。郧西作为该神话故事的发源地,我们推广的目的是将这种品牌的价值集中在郧西。
通过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的打造,主要是形成较强的知名度,使大众产生一个到郧西旅游消费的欲望。
2、提高全民的旅游发展意识。
郧西旅游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但相对于一些成熟的旅游景区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目前原因是旅游发展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否得到大力发展,与资源有很大的关系,但关键还是人文素质,人的理念是决定性的因素。通过七夕文化节的打造,形成人人做旅游的动力和共识。
3、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七夕节的打造会形成一定的消费,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做支撑。通过打造旅游节,会提升和完善接待设施。包括酒店的接待条件、特色餐饮、戏曲的挖掘和特色歌舞的挖掘等。
4、以文化品牌提升县域品牌
县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牛郎织女是郧西的特色文化,通过宣传,可以提升郧西的知名度,提升郧西的县域品牌。
二、七夕旅游节的特色分析和不足
(一)特色
1、抓住了郧西的天河资源
郧西的五龙河夏天不热有山风,是天然的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因此具有很好的消夏避暑的条件,推广消夏避暑的品牌切合了郧西的资源。
牛郎织女是特色文化,和郧西民史以来形成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大力开发和宣传牛郎织女的品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具有一定表演水准的表演形成吸引力。
郧西可以高薪聘请知名度较高的歌舞团来郧西表演,高水准的表演能集聚人气,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3、全民发动和参与。
政府在搞七夕旅游文化节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农家乐,目前的悬鼓观、上津古城和五龙河等地形成一定的接待规模,提高了全民的旅游意识。
(二)不足
1、旅游节内容单调(添加赛龙舟划船比赛)
2、推广需要加强(发展社会知名人士文人)
三、2010年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建议:
1、主题
1)主题概述
我们要将七夕节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2010年的七夕与世界同步,通过全国与郧西七夕的互动,形成七夕文化的最高潮。
2)主题口号
中国爱情之河=郧西县的天河
解释:爱情是心的交融,天河是古老的传说。绿色是生态和和谐的体现,八月的清凉是沁人心脾的回味,同时也是展现了郧西消夏避暑的宗旨和魅力。
2、内容设想
1) “寻源牛郎织女”相亲活动
配套节目:郧西的地方文艺表演、名人名角的大型演唱会。
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全国性的相亲活动,逐步使郧西的牛郎织女景区成为相亲基地。
活动方案:通过与各专业婚介网站合作,组织大型相亲活动。同时在五龙河举办山林寻宝活动。组织高水准团体歌舞表演。整个活动时间三天。
2)“情定天河”情感加速度情侣活动
配套节目:郧西地方舞龙舞狮旱船特色表演
活动目的:为即将跨入婚姻的情侣提供一个加速走向婚姻红地毯的桥梁
活动方案:在天河广场举行一个情感加速度仪式,举办有奖新婚(合法范围)
3)“天上人间”婚庆文化活动
配套节目:郧西地方特色表演
活动目的:为结婚人士提供婚庆服务,逐步使牛郎织女成为婚庆基地
活动方案:举行结婚仪式,同时穿插地方特色表演
4)“牵手十年”金婚怀旧活动
配套节目:“万人交谊舞”广场表演(人员从全十堰市挑选,才貌双全者)
活动目的:结婚十年是重要时光,举办一个十年怀旧的活动,吸引结婚十周年的人士来怀旧和旅游。
活动方案:首先举办怀旧活动,然后举行高质量的“万人交谊舞”表演
5)“夕阳情更浓”老年婚姻纪念活动
配套节目:“最美不过夕阳红”郧西老年艺术团表演
活动目的:吸引全国的金婚和银婚人士来参加活动。
活动方案:白天旅游寻宝,晚上举办“最美不过夕阳红”表演
3、客源组织步骤
1)精心策划活动
主要是高质量的活动方案,也是我们的婚庆产品。
2)寻找代理商机构
制定合适的商业模式,然后寻找代理商。如旅行社以及其它机构都是我们的代理机构。
3)有针对性宣传
针对客源地进行有目的宣传,今年客源主要是陕西、河北、北京、河南和四川等地。
4)活动安排
精心安排活动
5)组织接待工作
4、品牌推广
1)活动之前推广
主要是招徕消费者。要在网站和客源地的媒体进行适当的推广活动,打造郧西牛郎织女品牌。
2)活动中宣传
包括新闻发布会、电视媒体的宣传等。
3)活动后宣传
主要是效果的回味。如可以组织“郧西牛郎织女七夕文化杯”征文活动,叫参与者写文章,在媒体上发表,给与适当奖励(包括本方案)。
                                                                2009年1月1日写于郧西渡春桥(联系方式:跟帖)
版主:(加精顶置并指正修改)

274

主题

2948

帖子

2957

积分

金牌会员

公用账号

Rank: 6Rank: 6

积分
2957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0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主题由 loveguaizi 于 昨天 12:43 解除置顶

???什么意思?让你修改指正吗?

274

主题

2948

帖子

2957

积分

金牌会员

公用账号

Rank: 6Rank: 6

积分
2957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09: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在中国 天河在郧西
专家考察论证:郧西是中国“七夕”文化发源地“群山万壑助讴吟,牵牛天河情更深,细看衣裳飞洒处,站立虹桥忽归林”。清代诗人王树德用浪漫凄美的诗词,诉说着“牛郎织女”这一美丽动人、千古流传的爱情。近代诗人们对诞生“七夕文化”发源地——天河,也写下了不少名篇诗词。“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究竟发源何地? 8月25日,在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的七夕文化研讨会上,荆楚理工学院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杜汉华认为: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天上银河,地上天河”。这是流传于郧西县境内的一种通俗民间传说。天河是郧西境内的第三大河流,发源于陕西,全长69公里,流经郧西627公里,是全国唯一以“天河”命名的河流。据传,在日本的诗经《万叶集》注释中指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国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境内的天河。郧西天河名称的来源无法追溯,但自古至今从未改名过。天河的西边有三条河分别叫麦裕河(谐音美女河)、仙河、归仙河,在天河的东北边有一条河叫杨家河。一边是美女仙人,一边是本土俗夫,这就好比一个是天上的仙女一个是地下的牛郎,他们隔天河相望,诉说着亘古不褪色的爱情故事。郧西女子的善良美丽,男子的憨厚忠孝,男女之间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无时无处不在印证着这里与古老传说千丝万缕的联结。“归属地之争,郧西极具竞争力。”荆楚理工学院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杜汉华,郧阳师专教授、党委书记喻斌等专家认为,“郧”似“陨”,陨乃坠落的流星;“西”乃方向;“郧西”应该是牵牛织女二星神话故事落地的地方。郧西天河不仅在河名上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天河重合,而且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在民间成风俗。天河口北面山上保留着“牛郎庙遗址”,至今,这里还流传着“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天河口北面有一座巍峨的娘娘山。传说是王母娘娘在此修道成仙,且多次在此召见各路神仙,举办蟠桃盛会。现山顶还存在有娘娘庙,天女下凡古树,八仙石船,蟠桃园,灵官殿,石林,龙头香等古迹;在天河中游,城关镇天丰村的石门湾的山上,有一具高若丈许的石人,状若妇女,人称“石婆婆”。在县城北面的华盖山上有尊石人,状若老头,人称“石公公”,被人们称为牛郎织女的化身;在天河的上游“天河电站”北面二十余里,天河的两岸有两座相望的高山,当地人们传说是“牛郎山”和“织女山”。相传,当年牛郎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织女时,被王母娘娘划道天河相隔,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久日久之,就形成了一座山峰立在了天河的两岸。
  郧西古诗词也记载了天河的美景。七夕的天河之夜,成千上万的星光倒影在江水中,“云影波光乐不眠,一天星斗射江寒。浅斟低唱采莲曲,夜半笙歌出客船。”夏日,天河的美丽景象和繁荣胜况,尽收眼底。郧西应该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一独特资源?如何打造郧西七夕文化旅游品牌?专家们认为,天河的水滋润了美的生态和美的人,天河的名蕴藏着美的传说和美的故事,天河的自然地貌和人文历史留给了我们承袭美和创造美的基础和空间。可与天河连接的七夕文化相连的美女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创造并将之打造成天河的主流民俗文化。要着力打造七夕文化地标,搜集整理牛郎庙、娘娘山、石公公、石婆婆、牛郎山、织女山及县内旅游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摆出这一传说“发源地”言之凿凿各种“铁证”,包括实物遗存、史料记载、民间传承等有力的佐证,让地名与传说相对应,形成一条完整的故事链。在此基础上,对节俗、祭祀活动、民歌、民舞、戏曲、曲艺、器乐、工艺、美术采用摄像、录音、摄影等方式加以整理,力争把郧西打造成中国的爱都和“七夕”文化之乡。

274

主题

2948

帖子

2957

积分

金牌会员

公用账号

Rank: 6Rank: 6

积分
2957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7: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4日, 我市举办中国·老河口首届七夕文化研讨会。襄樊市风景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陈家驹先生、荆楚理工学院教授杜汉华先生等嘉宾、专家学者、民间文化爱好者云集老河口,畅谈老河口七夕文化。

825日,在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的七夕文化研讨会上,荆楚理工学院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杜汉华认为: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

湖北一学者杜汉华提出“牛郎织女”传说源于襄樊

来源:襄樊古隆中网    发布时间:2008-03-05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口耳相传、家喻户晓。然而这个荡气回肠的爱情传说究竟源于 何处?学术界一直鲜有涉足。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杜汉华历经十五年潜心研究,得出结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的襄樊。 杜汉华表示,他是综合运用了古代典籍、民间传说、古天文学、古文字、地理学等多种资料,并经多学科考证后才得出这一结论。 杜汉华发现,史料记载确凿的最早的人神恋爱,就是发生在襄樊万山的“郑交甫会汉水女神”故事,该故 事与牛郎织女传说描述的人神恋爱血脉相连。据东汉刘向《列仙传》等古籍记载,穿着华丽的汉水女神在汉水南岸的万山游玩时,与一名叫郑交甫的青年相恋,汉水 女神还亲手解下佩戴的明珠送给他。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穿的“羽衣”、老牛皮、把牛皮藏入井里等三个因子,都可在襄樊找到源头,如在襄阳岘山曾有座东晋释 道安创建的卧佛寺,寺旁有一眼古井,名叫虎皮井。这里流传着一个书生藏“羽衣”入井后与美女成亲的故事。 此外,杜汉华还认为,襄樊地区独有流传上千年的“穿天节”,其核心内容是用丝穿有孔石求得吉祥,这 与“七夕节”的“穿七孔针”如出一辙;银河古称“汉”、“云汉”、“天河”、“天汉”,均对应人间的汉江;最早的“织女”黄帝之妻嫘祖曾“游漾(汉水)忘 归”,就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妖怪还往哪里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