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城事] 郧西县村村建起特色扶贫车间 2万余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复制链接]

1327

主题

1397

帖子

1397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97
发表于 2019-3-30 16: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月26日上午,和煦的阳光下,郧西上津镇石庙子村7组贫困户徐成彩坐在家门口,从面前的塑料桶里抓起一把鱼线,熟练地挂上一排鱼钩。“村里办起渔具生产车间后,我从厂里接活儿,拿回家里做,每天能赚5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徐成彩高兴地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


渔具生产车间的老板叫陈斌,今年36岁,也是石庙子村人。2015年,在家乡扶贫协会的感召下,他携资回到老家,和弟弟陈群一起办厂,为当地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50岁的村民陈会珠,丈夫患有重度心脏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两个孩子都在镇上读小学,上学、放学需要接送。她每天早晨、下午要接送孩子,还要做饭、照顾家人,不能外出打工,家里收入十分有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去年2月,她在渔具生产车间找到一份工作,每个月可以挣1500元以上。“每天把老公和孩子安置好了后,我就到厂里打工,时间比较自由,挣得也不算少,我真的很知足了。”陈会珠说。


记者了解到,陈斌的渔具生产车间允许大部分村民把原材料领回家,加工成半成品再送回来,按数量计酬。由于工作技术简单,加工方便,很受村民的欢迎。


把小型工厂建在村里,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赚钱养家糊口。这样的扶贫车间,在郧西县已经遍地开花,结出了喜人的果实。


2018年,黄国华夫妇在郧西县土门镇上坪村建起竹藤编工厂,吸纳了100多名村民就业。3月26日,记者在工厂一角看到,一根根长长的竹篾条在村民蒋金贵的手里翻飞起舞,不一会儿,一个筛子基本编好。


蒋金贵今年52岁,土门镇关帝庙村人。他以前在外地打工,后因左腿受伤干不了重活回了家。在竹藤编工厂,他平均每天可以挣70多元。他说:“一个月轻轻松松挣2000多元,家里的事基本上也不耽误,我很满意。”


连日来,记者走访郧西县多个乡村看到,每个扶贫车间(作坊)都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郧西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14.76万,贫困发生率高达34%。由于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2万人,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县。


近年来,郧西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留守妇女多、有意愿返乡创业人员多的特点,积极搭建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平台,通过优惠扶持等方式,鼓励社会能人利用乡镇、村组闲置集体土地建设厂房,或直接租用乡镇、村组闲置的旧学校、公有房屋、仓库或民房等,创办竹藤编、织女绣、渔具加工、皮鞋生产、中药材种植、服装加工等扶贫车间(作坊)1000多个,带动2万余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建设扶贫车间(作坊),用小车间助力大扶贫。”郧西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扶贫车间(作坊),建在田间地头,办在扶贫安置小区,延伸到贫困群众家门口,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也调动了贫困群众产业脱贫的积极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郧西论坛 ( 鄂ICP备10019607号-5 )客服微信yxlt365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15号

GMT+8, 2024-3-29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