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城事] 带领乡亲共同富 郧西乡亲扶贫协会助推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0
回复
30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27

主题

1397

帖子

1397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26 10:2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作为?在国家级贫困县郧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贫穷所迫,走出大山,在市场中打拼,终于赢得一片天空。如今,他们致富后深情反哺故土,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培育产业兴建扶贫车间


2月22日一大早,香口乡上香口村村民徐中惠匆匆吃过早饭,料理好家务,就来到村里的吨袋扶贫车间上班。


徐中惠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留守在家照顾孩子。虽刚过完春节,但徐中惠却闲不住。 “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可以补贴家里的花销。”徐中惠告诉记者,去年底,香口乡建起吨袋扶贫车间,为乡里留守妇女提供了50多个岗位。


“以前把孩子送到学校,我就做做家务,每天都很闲。现在每天到扶贫车间上班,生活比较充实,不用出远门就能挣钱。”上香口村村民方洪霞说。


“吨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应用广泛。”扶贫车间负责人於德艳介绍,目前产品主要销往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并出口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於德艳是土生土长的香口乡人,早年在外打工创业,并在新疆创办吨袋工厂。去年6月,她回到香口乡,投资1000万元建成1万平方米的厂房。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安装设备,将主营编织袋加工,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创利税可达500万元。


上津镇在外创业人士陈群,早年在浙江等地经销渔具,去年他回乡创办湖北龙影渔具加工有限公司,采用“集中+分散”“加工车间+农户”模式,在10个村建设加工车间。去年,公司产销3000多万元,带动当地贫困户500余人增收。


2018年,郧西新培植专业合作社332家,参与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达1079家,实现“一村一社”全覆盖,带动22744户贫困户通过扶贫产业增收。


“能人返乡发展产业,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郧西县委书记张涛介绍,近年来,该县通过打亲情牌、服务牌、政策牌,先后吸引500多名能人返乡创业,兴建扶贫车间、扶贫作坊达400多家,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


捐款捐物支持精准扶贫


郧西回乡投资创业的老板们,有一个共同的组织——郧西乡亲扶贫协会,这是郧西县发动社会力量扶贫的一大创举。


在湖北口回族乡,一提起上川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张凡学,大家会竖起大拇指,夸他是全乡“最美扶贫人”。2015年,张凡学牵头成立上川村乡亲扶贫协会。村里李长水、扈伟、张扬宏等一大批创业有成的热心人士,被他感召组织起来,捐款捐物,参与扶贫。


上川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直破烂不堪,张凡学慷慨拿出20万元支持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后,他再次拿出10万元,用于室内外装修、添置办公用品。上川村距集镇30公里,原来的通村水泥路仅有3米宽,因山体滑坡和过往车辆较多,道路损坏严重,群众出行极为不便。2014年,张凡学主动找到乡政府领导,和同村成功人士李长水一道一次性出资260多万元,加宽并硬化公路长达17公里。同时,张凡学还组织协会成员捐资100多万元用于校舍的维修改造。


富不忘本。一批成功的郧西籍人士,反哺故土,助力扶贫。湖北卓越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雁飞,从普通打工者蝶变成“西北建筑第一人”,2007年以来,他累计投资1亿余元,在安家乡打造五龙河景区,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刘雁飞说:“自己富了不能忘记乡里乡亲。”


如今,郧西各类乡亲扶贫协会发展到266个,吸纳会员5000余人,引进资金5亿余元。形成产业推动型、党建引领型、龙头带动型、组团回归型、教育扶智型、电商拉动型等六种模式,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00多家、种养大户2200多户,带动20000多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倾情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2月22日,在店子镇希成小学,孩子们课间在标准化操场上运动、玩耍,好不热闹。朱希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今年42岁的朱希成,是店子镇马鹿坪村人。1996年初中毕业后,他先到深圳打工,不久自己办厂,后来转向职业教育。摸爬滚打多年,朱希成深感知识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他说,不能因为贫困,让孩子们缺少教育,不能因为缺少知识而让贫穷代际传递。当得知家乡小学缺少校园建设资金时,朱希成当即捐资200万元。


朱希成牵线搭桥,使郧西与深圳达成劳务合作协议。连续2年,他利用自己的职教平台,为郧西转移就业1200余人。这些天,他一直在郧西县奔走,与教育部门谋划将初、高中的贫困毕业生转向继续教育平台,由他垫资培训,让孩子们获得一技之长。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郧西县景阳乡吴家扁村4组外出成功人士陈志发,在村里的学校成立 “王家小学教育扶贫基金会”,主要帮扶贫困学生。关防乡成功人士王志亮捐资300多万元,兴建80套教师周转房。


来自教育部门的统计,全县乡亲扶贫协会向教育捐款捐物累计达到1亿元以上。在乡贤人士的支持和带动下,去年,郧西在84个重点贫困村建立托儿所,在6个村新建“留守乐园”;在35个村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共托管留守儿童1106人;在135个村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照料老人4696人。


“今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出台,明确指出支持乡村创新创业,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郧西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完善了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张涛如是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