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城事] 郧西天河之旅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0
回复
30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88

主题

5271

帖子

5271

积分

论坛创始人

总斑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71

管理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6 21:14: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的河流,走着走着就没了,有的河流,越走越壮大;有的河流大,名气小,有的河流不大,名气大。郧西天河,无疑属于后者。虽然全长不到一百公里,却因流传中国民间爱情神话传说七夕故事而名闻天下。近日,记者踏上这条人间天河的探访之旅。

  传奇的天河

  天河口,传说中的“天汉相会”的地方。站在高高的天河口沙坝上,只见汉江在此拐了个大弯,天河入汉,江清水阔,气势恢宏。

  天河之水天上来。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天河在县城西南一隅,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南下,经县南西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天河穿越郧西境内69公里,是郧西母亲河,她哺育了两岸30多万郧西儿女。”郧西县水利局副局长杨世军介绍,南北流向的天河,与天上“天汉”对应。“在天成像,在地成形”,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天河流域。

  这是一条传奇的河流。天河口村民庹明龙告诉记者,传说每到阴历七八月夜深人静之时,河岸居民能听到“哗哗”水响,犹从天庭传来。天河水响,就要发大水。查阅资料,这个季节,正是我国西部地区雨水最旺盛的季节。

  从天河口上溯25公里为石门湾,天河豁然开阔。“你看,河两边山头上,对称有两尊天然石像,郧西人称为石公公、石婆婆。”在庹明龙喜手指方向,耸立的岩石如同牛郎织女,站在天河两岸千万年地相守望。

  县城上游6公里处,是土门镇六官坪村,河中矗立一尊巨石,形似发簪,传说是王母娘娘的金簪石,王母娘娘用它划出一道天河,隔开牛郎织女。上世纪80年代,修公路采石填路基,用炸药爆破,巨石屹然不动。人们发觉石头与河床是一个整体。天河万古流淌不息,硬是生生切出这一神奇之物。

  文化的天河

  据民俗专家介绍,七夕节在郧西已有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在郧西更是家喻户晓,这里不仅保留有牛郎庙、织女庙、金钗石等景观和一系列鲜活的民俗,构成了品相众多、规模庞大的七夕文化现象。生活在郧西天河两岸的人们,“人相习、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乞巧”文化。

  2014年,《郧西七夕》作为民俗项目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因此,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郧西少女之间有“乞巧”的习俗。

  古时,郧西就流传着“绣花得巧”一说。每逢七月初七这一天,郧西女儿们都要准备香包、绣球、鞋帽、枕头、服装挂饰等刺绣物品。“女红”对于郧西的女儿来说非常重要。她们为了求得一副好手艺,从4岁就开始学缝衣、织布、纺纱、绣花等手艺,如能有一副好手艺就能嫁个好“婆家”。

  郧西地处偏僻,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远古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因此其“乞巧”习俗大量保留着原始风貌,充满传统民俗风味的“七夕乞巧”的景象特别浓。她们除了穿针引线、洗脸染甲外,还要做些手工艺品,如放河灯、剪纸、编织、捏巧食等“得巧”。

  每年七夕节前夕,郧西的女人们用面粉捏些花鸟鱼虫等寓意爱情的巧食,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她们聚集在一起,手里拿着针线,一边吃着“巧果”,一边相互交流学习,看谁的针线做得好,谁就能“得巧”。

  在郧西有的女孩子还在七夕节这天设香案或是到庙里烧香叩头,拜祭牛郎织女,向织女乞巧。

  传说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管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郧西妇女们忙着乞巧之时,男子也没闲着,他们也在忙着祭拜魁星,祈求保佑自己官运亨通。

  近年来,为了传承郧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郧西县委、县政府实施“巾帼脱贫行动”,把妇女刺绣及加工纳入“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文化开导”范畴,组建女性手工艺能人联谊会,推出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培育推荐女性创业就业项目。

  郧西鼓励创建刺绣等非物质文化产品企业,挖掘开发刺绣这项传统手工艺,打造刺绣等民间文化品牌,让“织女绣”再绽光芒。

  目前,郧西妇联手工编制协会已发展会员300多人,分布在郧西各地的织女绣和编织作坊已达到100多家,带动几千名农家妇女参与刺绣产业,年收入近千万元。

  生态的天河

  行走在天河两岸,只见清澈的河水里小鱼成群,麻鸭戏水,一群白鹭或翱翔天空,或卧波嬉戏,远处不时出现工人栽树和施工者的身影。杨世军介绍,治理后的天河,水质介于二三类之间,曾经绝迹的鱼虾又回来了。

  天河是县城10万人饮用水源。曾几何时,与其他地方一样,穷怕了的郧西人,也曾盲目崇拜GDP,境内建设了众多化工企业,最多时有黄姜加工厂40多家。“这些水解物加工厂,排放的废水污黑不堪,无法分解。县城四周滥采砂石,到处是荒滩、污泥和垃圾。”杨世军说。

  进入新世纪,南水北调工程上马,郧西以此为契机,启动天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以县城为中心,共投资近10亿元综合治理,恢复河流生态,拓宽行洪道,加固加高河堤,建设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山水新城。

  往昔的郧西县城,四周是不毛之地,如今,荒山变成了风景林,绿意盎然。为治理水土流失,郧西人发扬“钉子精神”种树,他们绿化国土向全国招标,请有资质的专业化绿化公司种树,种下的树苗,棵棵成活。“十二五”期间,天河上游规划开发3级电站。其中二级已建成,还有一级没开工,现在项目取消。天河口一座小水电站也已拆除,改建湿地公园。记者看到,公园内菖蒲、美人蕉、蚂蚁草等植物自由生发、物竞天择,河滩上牛羊儿在吃草,老人在放牧。

  2015年,天河县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天河口景区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支流五龙河生态景区被评为国家4A景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发展全域旅游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郧西县委、县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制定“一江两河”(汉江、天河、金钱河)三大片区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在天河片区开发上,郧西以百里天河为纽带,打造独具特色、全国知名的5A级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天河水乡·七夕画廊”。

  该项目起于天河上游鄂陕交界的水石门,止于天河与汉江交汇处的天河口。上游依托水石门水库建设4A级旅游度假区,依托水石门水电站建设九龙激情漂流体验区;中游重点建设县城天河4A级风景区、天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华盖山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下游重点建设天河湾五星级汽车露营地、刘家湾生态农业观光园、天河口湿地公园。

  通过系列项目建设,郧西将把“天河水乡·七夕画廊”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区、全域文化旅游先行区、统筹城乡文旅脱贫示范区。

  “天河水乡·七夕画廊”是郧西实施的文旅项目,下游在建工程计划修复河道23.57公里,建设绿道45公里,总投资4.89亿元。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从县城的石门湾到观音镇闫家沟口,河道长8.8公里;二期从闫家沟口到彭家湾大桥,河道长8.9公里;三期从彭家湾大桥到天河口,河道长7.3公里。

  如今的天河两岸,荒山变成了风景林,四季都是如诗如画。

  流金的天河

  汉江自古产沙金,上游安康市,古称金州,汉江支流郧西金钱河、天河更是沙金产地。天河自古流金淌银,但今天不再依靠挖砂淘金,天河造福人间,靠的是生态环境和七夕文化,淘的生态旅游的“金”。
  本世纪之初,郧西漫山遍野种黄姜,许多农民们靠种黄姜盖起小楼房,郧西成了全国黄姜种植面积第一大县。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郧西壮士断腕,一次性关掉所有的黄姜加工厂,县财产收入掉了三分之一。为寻出路,郧西县大力推行全域旅游。

  当时许多人不解。郧西有何旅游资源?“郧西有天河,有七夕文化,鄂陕高速通车后,郧西处在西安与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上。”郧西人回答。

  从天河县城段的综合治理,到天河全流域治理;从天河流域,到汉江、金钱河流域,“全域生态、全域景区、全域旅游”,郧西经济开发思路和定位日渐明晰,他们请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开展全域规划。“天河水乡,七夕画廊”。按照规划,以天河为纽带,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全国知名的5A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喜鹊搭桥,牛郎会织女;文化搭桥,经贸唱大戏。8月4日郧西将在天河下游启动天河漂流活动,将来自陕西、河南等周边的省、市、县1000多名漂流爱好者参加活动。

  今年郧西在七夕节(8月4日至17日)期间举办以“相约七夕”为主题的天河水乡田园生活节。在该县城关、观音、涧池、羊尾安家上津夹河等乡镇举办天河漂流首漂式暨首漂活动、汉江横渡邀请赛、龙潭河帐篷音乐节、淘宝小镇荷塘音乐节、天河水乡骑行活动、中国天河爱情马拉松、旅游推介会、经贸洽谈会、七夕民俗传承、金钱河钓鱼大赛、等系列活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每年一次的七夕文化旅游活动,全国各地游客接踵而来,县城大小宾馆酒店家家爆满,一房难求。今年上半年,以天河为核心的郧西旅游,共接待游客2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0.4%。旅游收入占全县GDP三分之一。

  河长治天河

  近日,郧西县天河和汉江交汇处迎来几名“客人”。他们是郧西县委书记、观音镇党委书记和当地村党支部书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长,有一个共同工作任务--巡河。

  郧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558条,河流总长1767.19公里。而天河作为汉江支流,天河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护天河生态环境,当好北方及首都人民的“护井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天河又是郧西母亲河,保护好天河健康生命,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未来。

  “全域生态,全域旅游”。郧西县委、政府把落实河长制作为推动天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已出台河长制实施方案,制定了27条硬措施、5项工作督查制度,向全社会公布,请全社会监督。

  治理天河,县、乡、村三级河长要切实履行职责,各联系单位要积极配合河长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共保母亲河的工作合力。各级河长要对辖区河流全程踏访,摸清环境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管理方案,确保河道管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落实一河一策,因河制宜。从天河入境到河口,实施全域生态修复,恢复两岸植被,清淤疏浚河道,打造天河水乡,七夕画廊,实现天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目标。

  随着 “河长制”在郧西深入推行,郧西水利部门、环保部门联合聘请了1000多名河流卫生保洁员,对天河流水体进行清淤、保洁等。同时,全面推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在沿途乡镇、村组建巡河队,聘请河流卫生监督员,义务向群众宣传水源保护相关知识,提高群众护水意识。

  “治水难,护水更难。我们将打好水生态、水环境、水污染治理持久战,全民动员合力保护好天河水生态资源。”郧西县总河长、县委书记张涛说。

  天河的档案:

  天河系汉江左岸支流,发源于陕西东南部、湖北西北部,全长95公里,流域面积1614平方公里。

  其上游为海拔800-1200米的崇山峻岭,下游出口为400米的低山丘陵,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较平。

  上游分东西两支流,分别称为东河和西河,西河为干流,西河至陕西省山阳县照川与东支汇合。上游河道狭窄,河宽约10-20米,南流入郧西县内,至土门镇进入中游,河道展宽,河宽120米。

  天河干支流建有多处拦河垱坝,引水灌溉农田。

  天河出郧西城关,进入下游峡谷,河道束至80米,蜿蜒曲折,有两处大拐弯。在观音堂右有大麦峪河汇入,往观音堂南流7公里,于天河口汇入汉江。

文:张春斌   查方政  杨洪霞
图:特约记者杨洪霞   通讯员贾庚春  徐军

谨记  回帖是对别人的尊重
工作原因 很少发帖 有问题直接短消息--Bstar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每每忆及,无不动情涕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