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引才聚智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97

主题

5280

帖子

5280

积分

论坛创始人

总斑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80

管理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30 21: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秦楚网 通讯员 齐小慧 报道:近年来,郧西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强县”人才支撑计划,不断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集聚了一大批文化旅游急需紧缺人才,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围绕产业发展,引进急缺人才。该县紧紧围绕七夕文化、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刚柔并举,广纳急缺人才。一是绿色通道引进。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程序就简的原则,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文化旅游专业人才。2014年,从“211”工程高校通过“绿色通道”引进5名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二是柔性借智引进。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通过外聘专家、校企共建等方式,柔性引进文化旅游专家教授等高级人才32人。聘任中国著名策划大师、北京海默智造国际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海默为“郧西七夕文化旅游开发策划首席顾问”,聘请北京邵晓琤织绣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晓琤为“郧西七夕织绣文化顾问”,成功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是特聘岗位引进。设立文化旅游急需高层次人才特聘岗位,对县内文化旅游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企业工作满1年、且做出突出贡献的,县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补贴。2014年,五龙河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的艾自峰等4名急需专业技术人才被纳入首批资助对象。

注重能力提升,培育本土人才。对全县文化旅游人才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建立七夕文化、旅游开发等7类人才信息库,制定培训计划,着力提升能力素质。两年来,依托县委党校、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县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及五龙河、龙潭河等旅游景点,举办导游人才、餐饮服务人才、七夕演艺曲艺人才等主题培训班8期,邀请省、市文化旅游专家开展讲座、学术报告12场,共培训1500余人;组织举办七夕绣娘、七夕习俗、书法绘画等比赛活动10场次;选派20名优秀文化旅游管理人才到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开拓视野。

搭建创业平台,用好用活人才。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搭建平台,激发人才活力。一是搭建创作平台。县文体局对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的2名研究生,配备专门办公室,外出调研提供专车,全力支持其创作。李其忠创作的牛郎织女爱情影视剧本《三生石》、动漫剧本《牛郎织女》、古典诗词《天河抒怀》、现代诗歌《天河絮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力推动了该县“天河七夕文化”品牌影响力。二是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引导9家重点文化旅游企业通过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创新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着力提高企业科研水平。五龙河景区“柔性引进”远见旅游公司副总经理王高雷担任企业营销策划顾问,使五龙河景区游客人数从不足20万提升至100万,直接带来经济收益500余万元。三是搭建交流平台。依托七夕文化艺术团、七夕文化传承传播基地、七夕餐饮文化培训基地和天河七夕文化产业园,组建文化旅游协会组织4个,网罗各类文化旅游民间艺人100余名。郧西民间艺人、“郧西三弦”传承人王则虹经协会举荐,破格选入县七夕文化艺术中心,现已成长为本土文化人才骨干,连续两届担任“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本地节目导演。

强化服务保障,拴心留住人才。对优秀文化旅游人才在社会荣誉、经济待遇上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外引急需紧缺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实行“五个一”优惠政策,即:给予一笔生活补贴、免费租用一套生活用房、每年组织一次上门慰问、每年免费享受一次健康体检、免费订购一份报刊杂志;在十堰市优秀人才、十堰市“3331企业家”等申报中优先推荐文化旅游企业家,五龙河旅游风景区董事长刘雁飞被评为“十堰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龙潭河旅游公司董事长饶会均获“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神武天滋葡萄酒厂董事长梅鑫等3名旅游企业家被纳入全市“3331企业家”重点培养对象;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郧西天河英才奖评选中特别设置文化旅游人才奖,刘雁飞等5名本地旅游企业家当选。


谨记  回帖是对别人的尊重
工作原因 很少发帖 有问题直接短消息--Bstar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每每忆及,无不动情涕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