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助学捐物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复制链接] 8
回复
266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4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0 14:5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离开老家二十多年了,现在已经不辨菽麦,对农村生活很疏远了。我一直想为农村做点实事,长期不知从何处入手。去年开始我的愿望成为了现实。我多次到鄂西北农村走访,联系网友资助了六十位学生。同时我结识了很多热心网友并和他们开展合作。十堰网友建立的红领巾志愿者协会成员多达五百人,为十堰地区弱势群体和贫困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为网络公益支起了一面旗帜。十堰丹江口市水都论坛网友、武汉汉网论坛新启动的希客行动以及湖北的麦田计划都在给十堰山区助学捐物。十堰地区和湖北省内网络公益尤其是网络助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小气候。

  关于资助贫困生的问题网上有很多争论,我也写了很多帖子谈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说体制是根本,我们不应对政府的本职工作越俎代庖。我就此写了一篇《一边擦屁股,一边打屁股》阐明了我的立场。任何社会哪怕是社会保障非常完善的社会都会存在弱势群体,都需要爱心互助,我是一边做公益一边批判体制和腐败。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需要批判型人才,也需要建设型人才,就是将来有社会鼎革,鼎革之后马上就需要我们来建设,光有暴力和唾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弄不好这个国家会从一个深渊滑向另外一个深渊。此外,从事公益事业对自己也是了解国情和精神净化的过程,我们更可以交到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有人说捐款捐物是初级工作,并不能解决当地发展的根本问题,关键还是要当地自我发展。的确如此,但救穷也要救急,治本也要治标。怎么治本,这是个复杂得多也抽象得多的一个命题。如果我们成天想着“治本”而不去理会“治标”,可能很多年过去什么也没有做。

  怎么样治本?很多人都在努力。民国时期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民间人士早就进行了乡村建设实践,政府也曾大力推动。这些年乡村建设实践重新兴起。乡村建设实践包涵多方面的内容,我想网民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其中。我们可以把助学捐物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支持那些乡村建设践行者的工作,协助农民实现自我发展。谈一下我的粗浅感受。

  我对怎么搞乡村建设了解不多。我的朋友教育学者张俊杰老师退休后回到陕西汉中老家,本来是准备办半工半读学校,这是扶贫助学非常好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办学难度很大,张老师退而求其次开始做其他方面的工作。他通过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网站)等募集图书建立了两个乡村阅览室,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培训,发动当地人士建立爱心协会,联系网友资助贫困学生,社会上也向他们捐赠了数千件衣物,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丹江口市土台乡农民学者王朝印老人和张老师英雄所见略同,我协助他在土台乡做同样的工作。建乡村阅览室,助学,搞农技培训,捐赠衣物,这些王老也在做。汉网论坛等支持我为王老筹建的农民读书会读书会捐书,去年九月一千五百册书籍杂志运到土台乡,读书会开张,此后又陆续接到网友几批捐书。后来我收到助学捐款,土台乡的网络助学就开始了,网友等也捐赠了不少衣物在土台发放。王老是位农民,没有退休金,外联不便,做起来难度就要大很多,但在我的网友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初见成效。张老师和王老现在都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我和张俊杰老师对助学捐物的意见是一致的。一,可以解决孩子读书等实际问题。象土台乡耿家垭小学的学生,两百元捐款够他们交一学年的伙食费。捐赠衣物、被褥可以让学生和贫困户安然过冬。城市居民有大量富余衣物,捐赠给农村主要是个运费问题,操作可行性很大。二,可以锻炼和培养当地人才,改变农民观念。我是农村出身,深知很多农民保守、自私、散漫、懒惰。让当地积极分子参与这些公益活动,可以让他们开发自己的潜能,开阔当地人的眼界,带动当地社会风气的转变。我在汉中亲身感受了张老师和他的同伴在这方面起到的积极示范作用。三,农民了解我们相信我们有一个过程,现在我们通过助学捐物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和好感,将来进行其他目的在“治本”的活动他们合作和参与的可能性就会大些。四,加强城乡居民学生的联系,冲淡城乡对立。城市农村学生和学校的对口交流尤其有意义。五,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地方,给当地带来发展机会,包括投资开发,在当地解决剩余劳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张老师的实践陕西媒体和香港大公报都已报道,事情越做越大,他的半工半读理念也广为人知了。

  至于捐书建立乡村阅览室、搞农业技术培训,对当地发展意义更大。孩子念大学以后很少会回到农村,农村的建设还是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农民能在家乡挣钱也就间接地支持了助学。家长不必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对家庭和谐和子女教育以及当地各项建设事业也大有好处。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法律素质是一条必由之路。农民致富有赖于农民教育,也需要人组织和带动,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地贤达的努力和社会人士的支持都是必要的。

  现在象张老师和王老那样在农村进行这些实践的人士全国都有,张老师、王老和我都在摸索将来怎么把工作做向深入,张老师的汉中和土台乡就是我以后联系助学捐物的主要基地了。我衷心希望我们网友能在书籍、设备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给予这些人士积极的支持。长远来看这是治本之策,效果未必立等可致,也存在失败的风险,但是我们不做就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一个地方成功了经验可以向其他地区推广。我们网民可以一起来努力。

陈志忠.jpg (26 KB, 下载次数: 62)

陈志忠.jpg

203

主题

1162

帖子

1162

积分

荣誉会员

高级心理咨询顾问

Rank: 4

积分
1162
QQ
2#
发表于 2007-4-10 16:21: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支持啊
    [fly]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我的http://ydl19830202.bokee.com/ [/fly] 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

203

主题

1162

帖子

1162

积分

荣誉会员

高级心理咨询顾问

Rank: 4

积分
1162
QQ
3#
发表于 2007-4-10 16:22:0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里有爱心书屋
就是中国移动赞助的
相信楼主听说过的
    [fly]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我的http://ydl19830202.bokee.com/ [/fly] 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

281

主题

4046

帖子

404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46

管理员

4#
发表于 2007-4-10 17:21:1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达老现身论坛了~~

但是那科救学热心论坛的人都不会忘记 我们为之感动
郧西论坛,在你生活每一天!

125

主题

1601

帖子

1601

积分

金牌会员

自在自知

Rank: 6Rank: 6

积分
1601
5#
发表于 2007-4-12 12:39:39 | 只看该作者
把助学捐物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教育只是乡村建设的一部分
助学知识教育的又一个小部分
助学捐物的目的只是把处于边缘的一些学生拉回课堂
千万不要把其功能向政府夸大政绩一样的放卫星
否则
就别去帮助那些贫困苦难的孩子们了!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64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09:13:08 | 只看该作者
民间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直接受益的是少数人少数地区。不过我们可以探索经验将来供别人复制发展。
民间的网民凭良心做事,犯不着为炒作宣传。我拒绝了多家媒体采访。

959

主题

7987

帖子

8061

积分

管理员

小马过河 脆弱的理性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061

管理员

7#
发表于 2007-4-27 14:13:21 | 只看该作者
学者最大的价值和与生的使命是在于谏言凡是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都可以拿到拿到执政者的案头上去讨论讨论

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乡村建设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助学捐物是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助力,但本质上,我们要看到内因的决定作用

从小的层面来看,助学捐物的实施者对于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怀,我觉得会从解决村民后顾之忧的教育方面促进农村建设
郧西是如此,全国的农村百姓也是如此

建议胡老师把这篇文章重新做实践、修改,上报有关部门,建立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
要有思路 才有出路
要有创新 才有发展
要有重点 才有亮点
要有作为 才有地位

132

主题

3695

帖子

3695

积分

版主

北漂一族流浪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5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奖

QQ
8#
发表于 2007-4-27 17:15:3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做为一名旁观者

心有所触
一个人必须学会选择.因为人的力量就在于决定的力量!

64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15:44:1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6楼Eternity于2007-04-27 14:13发表的 :
学者最大的价值和与生的使命是在于谏言凡是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都可以拿到拿到执政者的案头上去讨论讨论

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乡村建设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助学捐物是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助力,但本质上,我们要看到内因的决定作用

从小的层面来看,助学捐物的实施者对于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怀,我觉得会从解决村民后顾之忧的教育方面促进农村建设



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乡村建设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个说得很好。助学捐物是救急、治标之策。
汉中方面的实践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关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型社区建设张老师写了很多文章,中央部委也渐渐重视。我在丹江口一直得到乡政府的配合,合作关系良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