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论坛

标题: 从郧西产业的发展之路看郧西的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故乡的影子    时间: 2010-3-14 18:05
标题: 从郧西产业的发展之路看郧西的选择

郧西发展产业之路的艰辛


彩云之西,我的家乡,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交通便利,福银高速公路贯穿腹地,全县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中国黄姜之乡”、“中国油桐之乡”、“全国四大杜仲基地之一”、“中国马头山羊之乡”等很多国字号品牌,但这些品牌并没有真正发挥品牌的价值,并没有为郧西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现在的家乡依然很穷。

纵观郧西各个产业的发展之路,个中艰辛值得细细品味。郧西到底该怎么发展?

黄姜产业偃旗息鼓:

2000年郧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黄姜之乡”称号,2003年省政府把以郧西为中心的黄姜板块列为湖北省九大优势农业板块之一。种植面积高峰期达到298万亩,形成18个专业乡镇(场、区)、290个专业村和63000多个专业户,年均上市黄姜达8万吨。2000—2003年间,全县成为全国黄姜原料和姜种生产中心、交易中心和产业信息中心,前来郧西考察、学习、引种者络绎不绝。但随着市场的波动,和南水北调对环保的高要求,黄姜产业生存面临挑战。04年黄姜价格低迷,农民种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姜贱伤农和卖姜难问题突出,广大姜农纷纷弃姜种粮,经过政府精心培植的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在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下不得不终止前进的步伐。农民伤心,政府更伤心,花费了一届领导的心血,最终在市场经济的波动下,偃旗息鼓。

水电产业缓步慢行:

在十堰市的六县一市中,除丹江外郧西是最早开发水电产业的县,全县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金钱河、天河等10余条河流,可开发水能63万千瓦。2001年,该县引资4亿元在夹河镇建起第一座装机705万千瓦的陡岭子电站,随后又引资6亿余元兴建了3座水电站。但一直看好的夹河关水电站、孤山电站,因为与陕西省之间的协调力度不够,投资主体不明确等原因,09年才相继开工建设,而此时堵河流域的黄龙滩、霍河、松树岭、潘口、小漩、龙背湾等电站,竹溪的鄂坪电站等均已先于郧西建设,抢占了发展先机。竹山、竹溪成为十堰名副其实的水电大县。

畜牧产业举步为艰:

郧西是“中国马头山羊之乡”,饲养的马头羊以出肉率高、肉质鲜嫩、无膻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著称,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无公害绿色畜产品”。目前,全县的马头羊年饲养量达42万只,年出栏20万只。09年郧西出台了《郧西县2009—2011年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畜牧产业提出了政策支撑,同时生猪、黄牛等在郧西也有大量的养殖。勤劳、朴素的郧西人在传统产业中正发挥着自身的优势阔步前进。但畜牧业的发展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要想在全市占有一席之地,决非一日之寒。眼下十堰市真正的“领头羊”并非马头山羊,而是后来居上的房陵山羊。“郧阳乌鸡”已正式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林特产业毫无特色:

上世纪郧西就是全国闻名的“油桐之乡”、“杜仲基地”,油桐、苞谷、龙须草是郧西三大宝,当时开发的杜仲酒、杜仲爽系列产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随着与武汉凯迪公司的合作,50万亩油桐能源林、20万亩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将提升郧西林特产业综合实力。同时核桃、香椿、板栗、杜仲等优势产业在新时期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但十堰最有名的林特产品是丹江的柑桔、竹溪竹山的茶叶、 竹溪的魔芋、房县的花菇木耳等,郧西虽然都有,但都没有竞争力,尚未形成气候。

工业经济方兴未艾:

郧西县工业园位于县城南部,规划面积7305公顷,2004年审核保留面积7305公顷,由于园区起步较晚,加之郧西地理位置偏僻,入园企业一直不理想,前几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通过组建招商小分队,制定招商奖励政策,组团参加各种招商会等形式,招商工作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培植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其实也是招商引资,09年县委政府提出今后3到5年时间,全县工业发展要突出十大重点:以精诚、神风、金海丰、海岚数控等企业为基础,发展机械工业;以钒矿为依托,发展钒矿产业;以全盛实业为依托,整合铁矿资源,做大做强铁矿产业,打造十堰市的铸造中心;以武当水泥为龙头,大力发展水泥生产和水泥制品产业;以重晶石矿产资源为依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1—2个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企业,发展黑滑石矿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滑石矿基地;发挥水电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以海天石化为依托,发展石化产业;以百科为龙头,发展医药化工业;以畜产品加工、山野菜加工、葡萄酒厂为依托,发展食品工业。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园区经济将大为改观,工业产值将大幅增加。下一步如何不以牺牲原材料为代价培育具有产业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还任重道远。

旅游经济春潮涌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把旅游作为‘十一五’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着力打好山水、文化、生态三张名片,以抓旅游带旺人气、提升影响力,最终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审时度势,2008年郧西县做出全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积极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统筹开发全县优势旅游资源,深入开发七夕文化,全面建设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着力把郧西县城打造成“旅游城”,把五龙河打造成“中国小九寨”,把上津古城打造成“中国小长安”,把龙潭河打造成“中国小雁荡”,把郧西建设成为中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以此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气指数,展示郧西魅力。这些举措都是从新时期科学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郧西从选择旅游产业开始至今,仅仅走过了两三年的时间,引用网络上的一句话:给郧西人民三年时间,郧西人民一定还世人一份惊奇!

其实这个大幕正在徐徐拉开,郧西旅游的春天正刚刚到来,七夕文化的深度开发,需要决策者们站在全民的立场,充分尊重民意,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变郧西环境为重要抓手,以聚集发展人气为主要目的,将每一项民生工程在赋予她七夕文化色彩的时候,先向群众公布项目建设的内容,公示建设资金的使用,征求群众的意见让他们来共同为建设项目披上七夕文化的外衣,让七夕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倡导七夕文化,繁荣旅游经济,到那时不光是政府宣传旅游,每一个郧西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宣传家乡。

其实培养一个产业,不是三五天的事,更不是三五年的事,也不是某一任领导的事,在其任谋其职,只有一届一届的领导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程,事业才会最后成功,但起步是最难的,现在我们已经起步,唯有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争论,不张扬,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胜利永远属于郧西。


作者: loveguaizi    时间: 2010-3-14 18:10
哪转的文章,很有技术含量。

学习了~!
作者: 风痕烛影    时间: 2010-3-14 18:50
      “不争论,不张扬,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很有见地,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凡事谋定而后动,郧西经不起折腾,无论哪届政府,哪位领导,不仅要站在发展郧西的出发点上,更要多做善做发展之事!
作者: 信儿    时间: 2010-3-14 18:56
说的很棒  赞一个
作者: 大侠    时间: 2010-3-14 19:22
不争论,不张扬,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胜利永远属于郧西。
作者: 坚持到底    时间: 2010-3-14 19:24
如果。。。。。。。。。算了,不讲了
作者: 雁儿在林梢    时间: 2010-3-14 20:00
楼主是原创的吧,很有文采!难得!家乡变漂亮了,一定要回来看看哟!
作者: 幸福门总裁    时间: 2010-3-15 02:51
本帖最后由 幸福门总裁 于 2010-3-15 02:52 编辑

赶牛要抓牛鼻子,发展要有“长”项目,郧西现在想发展的项目倒是不少,可是真正有竞争力,有前途的项目还没有。
以七夕文化为鳌头,旅游为龙头的综合发展之路倒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但光靠郧西一己之力,要想做成功是很难的。也是要下很大决心的,
对次我有四条建议,一是把郧西县改为天河县(或市)二是新盖楼盘都要盖成仙台楼阁式创新建筑,三是打造七夕文化,要发展造美,休闲,浪漫,宜居产业,要倡导穿古装,求新,求奇,求美。四是在县城周围不要发展一些污染性工业和其他工业,用20年把郧西完全打造成一个娱乐,浪漫,美丽,宜居的天上人间,仙韵之都
作者: 往事如风    时间: 2010-3-15 09:44
郧西的路很难走,一面高呼发展旅游业。一面引进高污染企业。结局
作者: 乞丐之子    时间: 2010-3-16 23:26
比起其他事件,这篇文章的可读性更强。当然,普通老百姓看看就行了。当政者要好好读下这篇书。建议战平书记下发给各单位、各乡镇。
作者: 一笑而過    时间: 2010-3-17 14:14
"在其任谋其职,只有一届一届的领导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程,事业才会最后成功”
作者: 故乡的影子    时间: 2010-3-19 10:17
既然选定了目标,就要一鼓作气,争取最后的胜利!
作者: 1+1我爱你    时间: 2010-3-30 12:13
引进楼主入政研室工作。鉴定完毕!
作者: 仁者见仁    时间: 2010-4-16 10:51
把郧西近几年发展的过去、现在、我将来一览无余的托了出来,是应该让执政者好好看看,郧西的执政者不能一届只顾一届,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年钟,要为郧西的老百姓从长而计,从长谋利、谋求长远发展,实值他们好好读读!
作者: 仁者无敌    时间: 2010-4-16 11:14
不好意思,我眼拙 我还没看到“路”
作者: 野狐    时间: 2010-4-17 15:52
郧西马头羊,产在湖北口。
作者: 野狐    时间: 2010-4-17 15:54
畜牧大乡是湖北口




欢迎光临 郧西论坛 (http://www.yunx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