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论坛

标题: 谈谈“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叉子    时间: 2010-2-1 21:33
标题: 谈谈“读书”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我不能算是一个书痴,但几天不摸书也觉思涩,如黄庭坚所说“理义不能交于胸中,便觉面目可憎”。读书确实是世俗生活中的不能缺少的一项个人活动,说的艺术点,读书是人智慧的源泉,说的客观点,读书是一个人是否能生存的必要条件。当然每个人对读书的取义不同,有为颜如玉、黄金屋、千钟黍,也有抒郁愤之怀、润苦涩之笔,也有装门面、粉饰自己嘴脸,原因很多,在此就不多罗列。但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人真正能读进一本书,和一本书做一次“心灵”的沟通,我想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书和读书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人和书来讲都是“缘分”,都是对彼此的一种改变。



多多少少还能记得朱湘说“一本发黄的书摆在你的面前,这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它是如何逃脱历史的追杀来到你的面前本身就是一段历史”。对于“有缘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这本“有缘分”的书无疑是《孚生六记》中的芸,“虽然无西施面貌,但只看她齿前露出的微笑,便觉的是中国第一美人”。而有个有缘分的读者对于书来讲无疑是幸事,因为有买却“房前三亩地,添作窗下一床书”的杜荀鹤,有“拥万卷、列百城,南面王不与易之的”李鼎,更为重要的是有读者来理解、传承这本书的思想和精神,使其不寂灭而死,万古如白昼。而一本书对于一个有缘分的读者来说更是一件大大的美事。一本书对于读者来说并非是清除面目“三斗之尘”如此简单,更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寓和安放之地。如“拥炉秉烛,兀然孤寂,清思彻人肌肤”这种便是读书的一种大境界,这种衿远凝长的境界不知造就诸多五车之学的思想家。“莫道书生清苦意,比来食淡更精神”更是一种心灵志业的选择。“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正是陆游、毛泽东的真实写照。



读了很多的书,也仅仅只能是囫囵而读,一个舒适的时间,一本好书,也确实能带来“竹外溪流,洒然而往”阅读愉悦感,“人生百病有已时,唯有书癖不可医”,在今后的时间内我想让我的书癖的会越来越严重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 来自天河    时间: 2010-2-1 22:21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人生百病有已时,唯有书癖不可医:高度认同也


作者: 来自天河    时间: 2010-2-1 22:21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遗憾的是,浮躁的社会中少了真正的读者,也少了真正的坚守者


作者: tiger日行一善    时间: 2010-2-2 10:44


君子不器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作者: 锦衣夜行    时间: 2010-2-2 14:39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有深度,赞同,问好了。


作者: 牧童    时间: 2010-2-3 21:52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好书犹药,善读可以医愚!


作者: 来自天河    时间: 2010-2-5 12:03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凡事皆有两面性


作者: 来自天河    时间: 2010-2-5 12:04
本帖最后由 牧童 于 2016-1-4 17:38 编辑

[quote]好书犹药,善读可以医愚
好书犹药,死读亦可致愚
玩笑啊
不过不是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啊






欢迎光临 郧西论坛 (http://www.yunx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